三星才是基建狂魔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張小旺,36氪經授權發佈。

李健熙去世,將三星重新拉回到中國公眾視野,此前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存在感早已降至冰點。

2016年的「爆炸門」事件導致三星在中國市場一落千丈,如今的市場份額不足1%。2019年10月,三星關閉了位於惠州的最後一家智能手機工廠,頗有退出中國市場之意。

不過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遭遇「滑鐵盧」,並不妨礙三星這艘巨輪繼續航行。今年3月份被華為趕超之前,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頭名位置上已經待了將近10年,而三星在8月份便重新奪回了這一位置——鑑於華為當下的遭遇,其或許很難成為三星在全球手機銷量上的對手了。

如今當人們使用iPhone、華為、小米等非三星手機品牌獲取信息與娛樂時,便已經是三星(電子)的消費者了:從芯片代工到存儲器到顯示面板,三星幾乎控制著全球手機產業鏈的命脈,以供應商的身份無孔不入。

在顯示面板領域,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報告,上半年,三星顯示以50%的收益份額領先智能手機顯示面板市場,位居二三的京東方與天馬微電子佔比僅為15%和8%。

在全球智能手機NAND閃存芯片市場,三星上半年在出貨量以及營收雙雙保持第一,佔據全球營收份額43%,是第二競爭對手的兩倍有餘。

在芯片代工領域,據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數據,今年三季度三星預計將佔據全球代工市場17.4%的份額,台積電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53.9%。

在半導體市場,三星上半年營收份額為49%,SK Hynix和美國美光科技公司的營收份額分別為24%和20%。更早一些,2017年三星便終結了英特爾25年的霸主地位,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以三星的影響力,甚至能讓一些手機企業順昌逆亡。2015年三星決定不再向小米供應Amoled屏幕之後,小米陷入供應鏈危機,這導致小米Note 2推遲了近一年才發佈,2016年小米手機全年銷量更是大跌36%。

三星在全球手機產業鏈「霸主」地位的塑造者,正是第二代掌門人李健熙。1974年李健熙帶領三星以內存(DRAM技術)步入半導體領域,在外界一片看衰聲中不斷加碼投資,持續虧損近20年後終於迎來強勢崛起。

半導體業務已然成為三星電子最大的營收來源。二季度,三星半導體業務營收超過150億美元,其中超過80%的營收來自於存儲芯片領域。

當下的三星,依舊保持著對全球手機產業的高滲透,就像是水電煤,已經成為手機產業的基礎設施供應者。不過,三星的這種地位正在遭到國產面板廠商京東方,以及台積電等的挑戰,手機廠商們在上游供應鏈正在找到另外的替代方案。

重擔壓在了接班人李在鎔肩上。

一台智能手機包含大概1800個元器件,其中主芯片、屏幕、攝像頭傳感器、內存以及閃存,這幾大關鍵元器件往往佔據著超過50%的成本。

三星能長期處於手機產業食物鏈頂端,源於在這幾大關鍵元器件領域不俗的市場佔比。

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8.04億片,其中京東方出貨量約1.8億片,居行業第一,三星緊隨其後,出貨約1.5億片。不過在AMOLED面板出貨量上,三星一騎絕塵。據Stone Partners數據,今年一季度三星Oled屏幕出貨量達到6160萬片,市場份額高達90.2%。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AMOLED屏幕如今正是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標配。不久前發佈的iPhone 12系列,除6.1英吋的iPhone 12屏幕由LG顯示供貨外,其餘三款產品皆由三星顯示供貨。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三星在智能手機NAND閃存芯片市場佔據全球43%的收入,還是台積電之外的第二大芯片代工方。

不僅如此,日本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圖像傳感器市場中,索尼佔去了49.1%的市場份額,三星以17.9%位居第二。

用「大而精」來形容三星電子再合適不過了,畢竟,能將手機業務做到全球市佔率第一,同時在最賺錢的核心元器件領域都有所布局且衝入市場高位,目前做到的企業只有三星。

三星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據華商韜略報導,回顧三星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史,其投資內存連續虧損13年,投資液晶面板連續虧損7年。

如此不惜重金,積蓄下來的是競爭對手難以追上的技術壁壘。這種壁壘一旦形成,就很難打破。

目前,三星是全球範圍內最優質的Amoled屏幕供應商,也是全球唯三的具有高端製程芯片代工能力的供應商,其餘兩家分別為台積電與英特爾。至於存儲器市場,三星長期佔據行業半壁江山,地位難以撼動。

不過近兩年,受日韓貿易摩擦升級以及來自中國廠商競爭帶來的影響,三星開始明顯降速。

2019年全年,三星電子營收230.4萬億韓元,約合1956億美元,同比下滑5.5%;淨利潤為21.74萬億韓元,約合185億美元,同比下滑高達51%。

在三星電子營收中佔比近七成的半導體業務,在這一年的運營利潤為14.02萬億韓元,較2018年的44.57萬億韓元跌去近70%。

市界報導,2017-2018年,由於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擴大等因素,半導體行業出現了被稱為「超級週期」的繁榮期,但各公司的盲目增產等導致市場行情惡化。這進一步導致,2019年各家半導體廠商庫存過多,智能手機和存儲芯片的需求卻在放緩,供過於求引發價格下降。

而在2019年7月,日本宣佈,為加強對韓國出口管制,將對半導體材料進行嚴格審查。

這對三星是一記重拳:韓國工業數據顯示,2019年1-5月,韓國94%的孵化聚酰亞胺、92%的光刻膠以及44%的氟化氫都來自日本,而三星最重要的OLED屏幕產線,也極度依賴日本供應商提供的設備。

另一邊,來自中國的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等中國面板公司也正在向三星發起挑戰。

2019年三星顯示面板業務利潤同比下滑39.69%,對此三星解釋:一是由於中國競爭對手產能擴張等因素,液晶面板的價格下跌超過預期;二是用於高端智能手機的柔性OLED顯示屏的需求大幅下滑,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放緩也是影響其面板業務的一大原因。

三星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

1984年三星推出64KB DRAM時,存儲芯片價格從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當時三星生產成本為每片1.3美元,這變成了一門賠錢的生意。緊接著,索尼、東芝等日本企業一再減產,美國英特爾在連續虧損6個季度後,被迫退出存儲芯片領域。

李健熙不為所動,即便到1986年底,三星半導體累計虧損已經超過3億美元,他還是在往這個無底洞裡投錢。當時,三星的一位高管勸說李秉喆:「自從半導體生產線運行以來,三星集團連續三年虧損,赤字金額高達數千億韓元。再繼續下去的話,過不了多久就會破產。」

1987年,三星迎來了行業轉機——美國向日本半導體企業發起反傾銷訴訟,雙方達成出口限制協議。緊接著DRAM價格回升,三星在多年虧損之後等來了盈利,更重要的是,此時,三星大手筆砸下的重金,已經轉變為了技術這一無形的資產。

到1992年,三星率先推出全球首個64M DRAM,並在當年超越日本NEC,成為全球最大的DRAM製造商。兩年後,三星再次推出256M DRAM。

在行業下行週期,面對持續巨額虧損的現狀孤注一擲,對三星來說無異於一場豪賭,幸運的是,熬過了黑暗時刻之後,李健熙帶領三星電子走出了一條坦途。

不過李健熙並不就此滿足,打贏了存儲芯片這一仗不久,他以同樣的魄力,投身於液晶面板這場新的戰事。這種「違背行業週期」的商業手段,甚至演化成了三星的商業模式——價格低迷時,通過擴張產能擊垮對手,再利用壟斷地位,抬高價格獲利。

1991年三星成立面板事業部,並建成第一條試生產線。但這一年,行業迎來第一次衰退,在此後的7年裡,三星連續虧損,從1991年至1994年,每年虧損達1億美元。

到1995年、1996年,液晶產業再次迎來衰退期,但三星卻逆勢而上,同樣投資兇猛,甘於忍受多年的巨額虧損。到1998年,三星建成3.5代線,彼時已全面領先於日本企業,也是在這一年,三星超越夏普成為全球最大的面板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成功的背後,離不開韓國政府的扶持,事實上,從那個時候開始,三星與青瓦台勢力之間便已經產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

1983年至1987年,韓國實施「半導體工業振興計畫」,提出實現半導體生產的本土化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韓國推進「政府+大財團」模式,將大型航空、鋼鐵等巨頭企業私有化並分配給大財團,並向大財團提供特惠措施。據報導,為支持三星發展存儲芯片產業,韓國政府甚至不惜動用建交過程中日本向韓國提供的戰爭賠款。

《經濟學人》也曾這麼揭示三星成功的秘密:龐大的資源集中在少數財團,他們可以迅速進入資本密集的半導體工業,克服生產初期巨大的財務損失並最終盈利。

不過,回顧三星在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歷程,韓國政府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李健熙面對行業下行週期時的果敢與決心、對核心技術不遺餘力的追求、近乎不計成本式的創新投入,才是三星成功的核心所在。

這一點,從李健熙對人才的渴望中可窺見一斑。據華商韜略報導,2002年,李健熙曾當著眾多社長的面說:「以前是幾十萬人養活一個君主;今天是一個天才能養活20萬人。」

他甚至打過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主意,後者透露,1989年李健熙到中國台灣視察業務,曾向他拋出橄欖枝,被他婉拒。當時,李健熙不知道的是,張忠謀1987年就成立了台積電。如今在芯片代工領域,台積電成了三星最大的競爭對手。

李健熙去世後,美聯社刊文稱:「正是在他的治下,三星電子(三星集團子公司)從一個小電視機生產商發展為全球消費電子巨頭」。

在大多數普通讀者的心裡,至李健熙逝世之前,這位三星集團奠基人的名字遠不如喬布斯那樣如雷貫耳。更或者人們只知三星,而對李健熙並無耳聞。

論影響力,喬布斯幾乎以一己之力引領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革命,不過當我們將眼光聚焦到企業自身,李健熙治內,他對三星集團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喬布斯之於蘋果。

1987年,李健熙從父親李秉喆手中接過衣缽時,由於過度擴張,三星負債率已經高達300%,更麻煩的問題是,在家族創業元老雲集的局面中,三星人似乎已經喪失了鬥志,陷入到自滿、守舊的情緒中。

1988年春天,李健熙在三星集團50週年大會上,說出了「要將三星建成世界超一流」的豪言,但並未引起太大反響。在三星人眼裡,三星當時已經是韓國屈指可數的企業之一,李健熙口中的危機,他們不覺且不以為意。

痛定思變,從1993年初開始,李健熙頻頻考察美國、日本及德國等市場。在這場考察中,李健熙親眼目睹三星的產品被遺棄在大商場的偏僻角落,瞭解到三星在產品生產中的偷工減料等弊端,意識到了三星產品與當時市面上暢銷的索尼等產品之間的差距。

李健熙彼時面臨的局面,不免令人想起1985年的海爾與張瑞敏。

400台冰箱裡有76台存在缺陷,如此高的「劣品」率觸動了張瑞敏的神經,他大手一揮,76台冰箱被悉數砸碎。殊不知,這一砸,砸出了海爾人心底的幹勁,在海爾內部掀起質量革命。

「砸冰箱」事件之後的一個月裡,張瑞敏發動和主持了多次會議,議題尤為集中:「如何從我做起,提高產品質量」,三年後,海爾捧回我國冰箱行業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而據騰訊科技報導,從法蘭克福回來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李健熙到三星的各個部門瘋狂地做了48次共計350多個小時的演講,並編製成書分發,改革氣氛就此擴散至整個三星。

也正是在那時,李健熙喊出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足見其變革三星的決心。

遠在大洋彼岸的李健熙,或許聽到了張瑞敏怒砸冰箱的消息,他同樣顯示出了壯士斷腕式的決心:電話存在質量問題,他下令用推土機將1.5萬部劣質無線電話碾得粉碎,責令負責人到場觀看;三星手機遭客戶投訴,其下令將價值5000萬美元的庫存手機銷毀。

回過頭看,李健熙掀起的這場「新經營」運動,是三星由數量經營轉向質量革命的關鍵轉折點,在這其中,人事改革、品牌戰略推行、技術為重等種種經營轉變也在三星上下開始進行。

由此,三星開始從一個韓國本土公司邁向全球市場。毫無疑問,李健熙就是三星的「關鍵先生」。而李健熙之於三星,或許就像是張瑞敏之於海爾,在關鍵時刻幫助企業從迷霧走出,通過變革帶領企業邁向偉大。

回過頭看如今的三星,這艘巨輪是否能在李在鎔治下繼續正常航行,這是外界最關心的問題。

李健熙為李在鎔留下的是一個手機產業帝國,但這一帝國如今並不算穩定,強敵環伺、地緣政治形勢複雜、財閥勢力與青瓦台矛盾激化等等,都是三星最大的絆腳石。

李在鎔能像父親當年那樣,用不顧一切的變革魄力,帶領三星更上一層樓嗎?

參考資料:

1. 《疫情下三星帝國的陰影:這家韓國最大財團正陷入盈利危機》,市界;

2. 《一文看懂李健熙生平:將三星從二流工廠帶向帝國的關鍵人物》,騰訊科技;

3. 《三星教父李健熙去世:被與喬布斯相提並論,也曾飽受爭議》,量子位

4. 《半導體往事:中日韓「三國殺」》,經濟史筆記;

5. 《可怕的三星半導體》,半導體行業觀察;

6. 《李健熙傳奇》,華商韜略;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