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背後的隱形技術龍頭,上市首日即漲停

近日,Micro LED領導廠商錼創科技登陸台灣創新板,並成為了第一家在新板上市交易的公司。上市當日,其發行價為105元新台幣,甫一發售便得到了股民追捧,早盤股價直接跳空漲停至115.5元。

據悉,當日有逾千張買單以漲停與市價掛排隊買進。

公開資料顯示,錼創科技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的公司,其於今年2月申請在當地上市,並於4月獲得監管批准。

而其股價掛牌首日表現強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該公司掌握次世代最高階的MicroLED技術,是當前全球中技術最為成熟且唯一有出貨實績的廠商。另一方面,該技術還能應用在AR領域,所以錼創科技也是一個“元宇宙”概念股。

台灣創新板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Micro LED技術可用於具有高解析度,高對比度,高開口率,快速響應和極低功耗的高性能顯示器,具體應用場景如車載顯示、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產品、AR眼鏡等。

不過,MicroLED並不同於LED或傳統顯示產業,是完全不同領域的研發,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招股書顯示,在研發方面,錼創科技在2020年及2021年分別投入了5.24億元及7.47億元,研發費用/營收淨額比為428.18%及364.91%:

此外,由於目前生產模式尚未進入到規模量產階段,錼創科技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盈利。

具體地,2019年營業收入為新台幣1.72億元,2020年為1.22億元,2021年為2.04億元;毛利部分,2019~2021年分別為新台幣1586萬元、-1.58億元、-1.84億元;稅前淨損2019-2021年為新台幣-6億元、-14.94億元、-12.18億元。

從營收組成來看,2021年,錼創科技63%營收來自電視,17%與12%分別為穿戴與車載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晶片的成本能否下降,將會是MicroLED能否量產及市場化的關鍵因素。目前來看,MicroLED只能應用在較為高端奢華的產品(如超高級的電視),高售價也難滲透到市場讓大眾接受。

據錼創科技董事長李允立表示:“我們前七個月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這種勢頭將繼續。”

他認為,MicroLED 可用於汽車顯示器和增強現實裝置等更具創新性的領域。公司主要生產的6 英吋微型 LED,每月可生產 1500 至 2000 個。雖然公司今年可能仍處於虧損狀態,但預計最快明年就能扭虧為盈。

自2014年成立至今,錼創科技陸續獲得了許多輪融資,其股東名單備受關注。據悉三星的投資公司SVIC為最大股東,佔股超過2成,其次為晶元光電(9.06%)及其子公司Lighting Investment(2.73%)、JKL(9.15%)、康利投資(7.47%)、光寶科技(4.2%)、投資人宋學仁(5.35%),以及創辦人李允立(3.8%)。

在拐點前做投資

在錼創科技的一眾投資人中,我們也看到了祥峰投資,其參與了錼創科技在2018年的融資。而錼創科技也是祥峰投資今年迎來的第3家上市企業。

談到在顯示領域的佈局,祥峰投資管理合夥人夏志進回憶稱,在2013年就投資了做相關領域的雲英谷,並從那時候開始瞭解和關注顯示行業的新技術。之後,在2017年,祥峰投資又投資了做AR眼鏡的光粒。

而這一年正好又趕上AR/VR的小低谷,當時夏志進就發現,AR/VR不再受使用者追捧,並不是因為缺少內容,而是因為很多技術還不成熟,沒有給使用者帶來預期體驗。於是,他便重點關注兩個技術,一個是光技術,另一個就是MicroLED。

根據獨立研究機構Omdia的資訊,全球2020~2021年MicroLED顯示器市場將由2,334萬美元成長至4,483萬美元,成長幅度高達92%,而至2028年市場將增加至98.54億美元,年復合成長率116%。未來,MicroLED於電動車及智慧運輸和元宇宙的應用也會相當廣泛。

然而潛力如此巨大的市場,卻不是誰都能提前進行佈局的。

其實,MicroLED技術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不過由於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很多人認為MicroLED落地應用是天方夜譚。直到最近一兩年,國內才出現了一些MicroLED創業團隊融到錢的消息。這之中有的公司是很早就成立的,但在四五年前,幾乎沒有人投他們。

當被問及為何在2018年,祥峰投資就願意去投資錼創科技,在夏志進看來,MicroLED這個行業不是單個環節能夠去完成的,它十分需要上下游的配合。

他進一步解釋稱:“在2018年,錼創已經跟三星在合作了,並在一些應用場景得到了驗證,只不過當時的成本很高。我們覺得伴隨著技術的迭代和產品的規模效應,成本總會降下來,所以就參與了他們的早期投資。”

對於錼創科技和當下創業公司的不同,夏志進也分享了他的觀察:“投資標的上,目前創業公司所處的階段都差不多,但在技術路線選擇上會有些差異,錼創的獨特性在於他的很多產品已經可以在消費者買到產品上看到,這個是大部分MicroLED公司現在還沒有辦法做到的。”

錼創科技也成為了祥峰投資在科技佈局方面理念的一個縮影,即堅持在行業的拐點到來之前去做投資,而不是說在風口起來之後去投資。

據悉,祥峰投資很多項目都是這樣,在投資時公司還比較默默無聞,或者整個行業都還沒有起來,但還是基於自己的判斷去做這樣的決定,實際上,這也給祥峰投資帶來了更好的投資回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東四十條資本”(ID:DsstCapital),作者:張雪,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