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大論壇/溫朗東觀點》讓罷免行動回歸制度初衷:把政客趕下台

文/溫朗東

罷免立委的浪潮,主要來自於藍白在國會亂搞。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強行通過了缺乏討論、設計失當的國會擴權法案。雖然釋字585號認為國會有輔助性的調查權,但憲法可沒有允許國會以多數決裁罰官員及人民。如果國會調查權的設計是由立委發起,裁罰與否完全交給法官認定,那設計上或許還說得通。現在卻是藍白聯手,院會過半,想罰誰就罰誰,甚麼是國家機密、個人隱私也是藍白說了算。這樣的制度當然是錯漏百出,經不起辯證。

0528國會擴權法案拚三讀闖關。圖為一早赴立法院備戰的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圖/記者楊澍攝影)
0528國會擴權法案拚三讀闖關。圖為一早赴立法院備戰的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圖/記者楊澍攝影)

擴權法案亂來,先走覆議,藍白只要聯手,法案還是會過,接著是綠營提起釋憲並申請暫時處分,用來凍結惡法施行。如果暫時處分沒過,擴權法律還是會施行,這時就得走公投。

值得觀察的是,目前社會討論較多的,是罷免藍營立委,包括本就在進行的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發起公投的討論不多,甚至有人認為效果不佳。也就是說,民眾的怒火不完全來自於擴權惡法本身,更多的是藍白在立院的掌控權力的嘴臉,特別是在立院衝突中,藍營展露出暴力對待綠營立委的洋洋得意。

罷免難以翻轉國會

討厭藍委的情緒推動了各地的罷免行動,依法要就職一年後才能開始連署罷免,距離現在還有兩百多天,這股討厭的情緒能否持續到明年,變數很多,先看新內閣運作下民生內政議題是否令人滿意,再看藍白惡搞行政權的作法是否變本加厲。如果新內閣頻繁出包,藍白又暫時收斂(明年如果藍營換成賴士葆當總召,勢必不會像傅崐萁一樣失速),這股罷免的動能就會消散。反之,就會在明年如火如荼的進行。

青鳥行動風雨無阻!2萬人怒吼:今天不是最後一戰
青鳥行動風雨無阻!2萬人怒吼:今天不是最後一戰

政治現實上,要靠罷免來「翻轉國會」,讓綠營過半,要有六席區域立委罷免成功,並且立委補選又都是綠營/本土派獲勝,難度實在太高。就算明年罷免了兩三個藍營立委,也難保藍營不會罷掉一兩個綠營立委,又或是立委補選依然是藍營其他人選獲勝。也就是說,如果暫時處分沒有獲得大法官同意,罷免緩不濟急,且難以翻轉國會,我們只剩下公投這項手段。

現在的政治氣氛弔詭之處在於:人們對藍白營的厭惡值創下新高,體制上卻無法在今年透過連署及投票解決。這股怨氣無處可消,只能透過參與自己所在地的罷免行動來宣洩。

幾個月後是否會掀起一股公投熱潮?目前很難預測,只能確定的是,青鳥行動飛到現在,如果把戰略目標設定為透過罷免翻轉國會,把「藍白過半」變成「綠營過半」,那這項行動很高機率會失敗受挫,但我們也不可能坐以待斃,任由藍白陣營配合中國在國會亂搞。

反制藍白國會擴權!民進黨團出招將提「釋憲」
反制藍白國會擴權!民進黨團出招將提「釋憲」

青鳥行動終結了第三勢力

或許我們可以轉換思考方式: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台灣掀起一波波的公民運動浪潮,這些運動能量表面上造就了綠營在總統跟國會的勝選,但仔細觀察地方選舉以及立委政黨票,綠營基本盤並沒有壓過藍營,而是有一股搖擺的、討厭藍綠的公民力量/第三勢力,主導了膠著的選情。這股力量的組成是五十歲以下,少看電視報紙,依賴網路資訊。很少人發現到,此刻是綠營十幾年來一次難得的機會,得以直接爭取搖擺選民的認同。

青鳥行動並沒有出現第三勢力明星(想想十年前太陽花養出了黃國昌、柯文哲),論述上獲得民眾認同的沈伯洋、黃捷、吳沛憶是民進黨籍立委;苗博雅是社民黨台北市議員,由民進黨禮讓參選上次立委。青鳥行動並非民進黨發起,但這次的公民力量,並沒有往「超越藍綠、藍綠一樣爛」的方向走去(即使有些參與者有類似言論,也並未引發共鳴。)

528青鳥行動喊破7萬人 民眾怒吼「拒絕中國干政」
528青鳥行動喊破7萬人 民眾怒吼「拒絕中國干政」

綜上所述,民進黨要發起各地宣講的意義,並不在於透過大量罷免來翻轉國會,而是要根本上透過民主說服與溝通,將一部分的搖擺選民轉換為綠營基本盤。也就是讓台灣政治回歸兩黨制(抗中 vs 親中)的根本路線之爭,把偽裝成第三勢力的「小藍」民眾黨給掃除掉。

至於罷免,那是地方選民的公民權利,是各地選民基於義憤而產生的行動,個別的罷免是否成功,補選是否由綠營獲勝,已經沒那麼重要。讓罷免制度回歸最原始的意義:讓不適任的政客下台。罷免本身並不用背負翻轉國會的社會責任,如此一來,罷免的正當性與成功率也會大幅提高。

《作者簡介》溫朗東,香港裔台灣人,活躍於辯論圈與時事評論圈。最愛的城市是高雄,志業是成為保有良知的專業評論人。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國會擴權法白營喊辦電視辯論!王定宇不忍酸:罹患真人討論恐懼症候群?
高金素梅喊「我們習近平」引部分原住民不滿 網醞釀提罷免
仇視南部、自肥北部!台南市長黃偉哲批「藍版財劃法」:完全不能接受
青鳥對決藍鳥!藍綠拚全台國會擴權宣講 白委喊「辦3場電視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