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完備蛇毒血清 解毒精準

記者林彩瑜/專題報導

每年4至11月是蛇類出沒高峰期,臺灣蛇類多達47種,其中較毒的有6種,分別是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眼鏡蛇、雨傘節、百步蛇,鎖鏈蛇等。三總提醒官兵,戶外演訓不必擔心,其實蛇更怕人,只要撥動草叢或樹枝,大都會驚嚇跑走,不須因恐懼傷害蛇類。

超音波診斷 減少非必要手術

若不幸遭到毒蛇咬傷,三總備足「解藥」,並由急診部運用疾管署血清疫苗研製中心研發的蛇毒血清,搭配「都卜勒血管超音波」診斷技術,可減少蛇咬傷病人非必要的手術,精準到位。

定期舉辦模擬訓練 提升應處能力

三總表示,院方平時固定備有最常遭蛇咬的「抗龜殼花與赤尾青竹絲」血清應急,並針對毒蛇蛇體進行測量,及置備成標本,提供患者來診辨識蛇種;同時制定標準SOP,定期舉辦蛇咬傷及臨床毒物模擬訓練,提升醫護同仁處理能力。

臺灣每年被蛇咬的案件約千人,嚴重需要開刀治療比例約13%,意外致死的狀況低。一般官兵出操演訓大都穿著長袖與長筒野戰靴,足夠防護蛇咬,即便不慎被蛇咬傷,將傷口清潔簡易包紮後送即可,無須驚慌。不過,被蛇咬雖然很痛,但務必保持冷靜,記住是哪種蛇咬,迅速就醫。

何政軒醫師研究毒理多年,經驗豐富。(三總提供)

針對毒蛇標本進行丈量。(三總提供)

疾管署網站詳細介紹毒蛇種類。(疾管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