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殺妻殺子悲劇,孕婦遭辭退成遠因?台灣勞工必知「就業歧視」,老闆踩線罰天價

「當台灣人運氣還要夠好!」新北市三重區9日驚傳男子7刀殺妻、殺子再自殺的悲劇,與凶嫌都曾在南港某科技上班的被害人劉女,生前曾於臉書感嘆飽受性別與懷孕歧視,「難怪那麼多人都在產後憂鬱症」。

雖然劉母堅稱女兒僅是因為害喜而離職,但對於懷孕辭退疑慮,雙北勞動局已喊話要徹查、公司違規最高可罰150萬,勞動部今日亦提出回應,也提醒勞工一定要知道的各種「就業歧視」樣態。

事實上,在台灣光是禁止就業歧視的法規就有3部,包括《就業服務法》、《性別平等工作法》、《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而《就業服務法》規範禁止的歧視事項更多達18項,且違者可罰30萬至150萬元;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條,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性別歧視如何認定?就業平等司長給答案

勞動部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解釋,如果因為懷孕而遭受公司不平等對待,就屬於「性別歧視」範疇,當然許多狀況也要看個案判定,例如若公司大量裁員、裁掉整個部門也包括孕婦,或許未必涉及性別歧視,但如果公司裁員名單裡幾乎都是孕婦、已婚女性等,那就顯然是基於性別特質挑人。

個案判定還包括各種細節,例如員工遭辭退是跟懷孕有關、還是孕前就持續有表現不適任等狀況,這部份各地方勞工局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性別平等委員會已有相當經驗累積,專家學者慢慢有一致看法。

就2023年勞動部性別平等工作申訴案件統計,性別歧視受理有158件、評議件數92件,最終成立件數為32件,1年罰鍰金額高達625萬元;依《就業服務法》申訴者,性別因素有5件受理、最終成立1件,這1件就罰鍰到30萬元

徵人訊息需留意 踩年齡歧視罰鍰非小錢

另一常見就業歧視為「年齡歧視」,勞動部去年有10件受理、9件進入評議、2件成立,其中1件罰鍰達30萬,是某小型科技公司碰到中高齡面試者時,人資說對方雖然資歷還可以,但感覺年紀有點大。由於本案有明確對話紀錄,雖然雇主堅稱不是因為年齡,是該面試者一直換工作,但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認為雇主理由不充分,所以認定成立就業歧視並重罰。

另一件罰鍰10萬元的案件,則是小餐飲業不諳法令的事件——該餐飲業徵人訊息寫「限65歲以下」,經了解,老闆以為法律規定65歲以上就必須退休,所以才這樣寫,地方政府考量老闆只是不熟悉法律,最終有「減罰」。但對此,黃維琛還是提醒雇主務必了解法令,「就算有減罰,罰鍰10萬,對這種小店家其實也很沉重的。」且就目前法令規範,就業歧視成立可罰30萬至150萬,並不是小錢。

易踩線字眼一次看 雇主需小心用詞

雇主容易踩線的還有「招募限定性別」,例如「女性尤佳」、還有更常見的「二度就業婦女尤佳」,提及「尤佳」一語其實就有挑選性別的意味,包括「五官端正」也有風險,雇主務必小心用詞。

或是近年有些公司流行用「MBTI十六型人格測驗」面試員工,雖然看似還未觸及《就業服務法》第5條規範的18項內容,黃維琛提醒,希望公司進用員工還是回歸能力、而不是用與能力本質無關的其他條件要項;身高與體型限制亦然,雖然有些工作看似要這樣規定,但「世界也在往前走,也可能有新的科技設備協助解決這些問題」。

最後,關於各種就業歧視細節,勞動部有透過研習會、網站、臉書發文與摺頁等多元管道宣導,但如果雇主與勞工要了解更多相關法令與實例,也可參考勞動部「就業平等網」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