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滅門3屍案,網傳裝瘋脫死,醫師問廢死嗎?

震驚全台的三重區祖孫三代滅門案,嫌犯24歲的張姓男子日前被警方逮捕。據悉,張男因詐欺案遭通緝,因債務問題殺人,不過究竟為何會對小孩動手,以及殺人手法為何,是都是警方偵辦重點。此案不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也再次點燃有關廢除死刑的爭論,因為網傳嫌犯只要裝瘋很快就能避開死刑判決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在社群媒體上怒問,還廢死嗎?

廢死的議題一直是大家討論重點,尤其是在發生重大刑案時,一再的會被拿出來討論,而大家維護都是在於死刑犯人權,反對廢死的民眾最想問,死刑犯有人權,那被害的人呢?他們的人權呢?如今再傳出三重的滅門血案,大家開始關注廢死議題,因為大家擔心,這個嫌犯只要裝瘋,很可能就能避開死刑,關個10年20年後就又自由。

而對於廢死不滿的,還包括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蘇一峰,他在臉書表示,如果嫌犯真的是裝瘋以逃避死刑,那麼這樣的行為不僅令人心寒,更反映出台灣法律對詐欺犯的寬容態度。如果嫌疑人說有悔意,或者精神喪失,「就不用死了」。詐欺犯滿街跑,「台灣真的是詐騙天堂無誤」。

此外,上個月憲法法庭針對死刑是否違憲進行言詞辯論,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5月13日中華人權協會和台灣審議民主研究會舉辦「死刑存廢 全民參與-審議民主啟動」記者會,倡導以審議民主的方式來探討死刑存廢議題。

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在記者會上表示,死刑問題不僅僅是法律層面的問題,更涉及到社會倫理和複雜的制度變革。僅以司法程序來決定這類倫理和政策問題,將會導致司法菁英與社會大眾及民意機關的對立,進一步削弱已經脆弱的司法公信力。因此,中華人權協會和台灣審議民主研究會共同發起,以審議民主方式來探討死刑議題,讓公民在有充分資訊的情況下對公共議題進行討論,並在思考後表達意見,而非直覺式的表達意見。

前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則表示,大法官應保持謙虛,不應利用職權來實現個人理想。如果他是大法官,會等待問卷結果出爐後再做決定。死刑議題涉及的倫理和政策問題過於複雜,不應僅由司法程序決定,應該充分聽取民意。

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許文彬律師也表示,對於死刑存廢的處理應該非常慎重。違憲通常是審議法條,而死刑則是刑罰類型的一種,大法官是在審議刑罰的某類是否違憲而非個別法條是否違憲,影響範圍極廣,民意形成的過程本身就是情與理的思維,如果基於審議民主,並在情與理的考量下,得出某種價值觀,那麼這種公平正義價值觀所呈現的結論,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與會的其他專家則表示,台灣政府目前所做所為都是「打左轉燈右轉」,有死刑卻不執行,這傷害了司法公信力。歐盟廢除死刑,但美國沒有廢除死刑,世界潮流並非單一價值,應該考慮台灣的特殊情況。

更多品觀點報導
獨居翁被騙3千萬房產 檢警火速逮人、扣押房產!旅英女承諾無償設計反詐宣導
蔡8年58%滿意度?藍提54.6%不滿意打臉 網酸「平行時空」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