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也沒了…網路平台剩動畫和兒歌 陸「青少年模式」形塑何種世界?

大陸近年加強網路空間治理的措施,包括實施限制青少年使用網路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上海澎湃新聞在六一國際兒童節發布報導,實際測試「青少年模式」下15個網路平台呈現、過濾哪些內容。

大陸網信辦2019年發起在短影音平台和直播平台測試「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系統會在使用時段、時長、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進行規範。此外,大陸《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於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指出,對未成年人群體有影響的網絡平台,應當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專區等。

澎湃新聞實際測試,在青少年模式下的豆瓣只有電影、圖書和電視3個類別。搜尋豆瓣百大電影清單,會出現其中33部,其中涉及戰爭、犯罪、驚悚、情色題材的電影都被平台剔除,如《黑暗騎士》、《教父》等。然而《忠犬八公》、《怦然心動》、《辛德勒的名單》等不涉及上述要素的電影,也未出現在搜尋結果中。

影片類別的 524 部影片,則全都是動畫,主題多為冒險、喜劇、奇幻、劇情和家庭;在圖書類別中,半數書籍被保留,主要是知名童書和繪本,今年影視化的科幻作品《三體》和小說家余華的代表作《活著》也被過濾掉。

豆瓣方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豆瓣主要根據使用者的標記和評價來篩選青少年模式下的的內容。報導指出,豆瓣是以屏蔽風險內容為原則,目標是「寧缺毋濫」,確保青少年看到的內容「有價值」。

而在青少年模式下的音樂串流平台「QQ音樂」,無法使用搜索功能,頁面只有提供給 1-3 歲兒童推薦的兒歌和搖籃曲,被一名高中生在網路發文吐槽,「為什麼不叫兒童模式?青少年只能聽這些嗎?」

青少年的抖音模式則被使用者認為「知識類內容很有用,卻實在無聊」,報導指出,雖然網信辦的《移動互聯網未成年人模式建設指南》鼓勵網路資訊提供者根據要求為未成年人打造專屬內容,但平台的常見做法,往往是直接讓不適合青少年瀏覽的內容被屏蔽。

「青少年模式」究竟成效如何?許多青少年表示該模式下的各個網路平台「無聊且無用」,乾脆直接刪除該網路平台。而根據2022年「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主動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比例顯著下降。小學、初中、高中階段主動使用青少年模式的比例分別為30.1%、19.0%和13.1%。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孫安佐泰國沾毒!狄鶯揭露始作俑者主因被「熟人下蠱」
LINE貼圖拼貼樂「神級玩法」太強!DIY做5大類餐點 網嗨:點餐超方便
三明治+冰奶茶才賣20元!她曝光超佛早餐店位置:想不到吧
好市多驚見「推車小偷?」她結帳後整車消失 一票苦主喊:我也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