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行腳新店|修復法華經再現樸質

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上人保存了一套七冊。這套經典從清朝流傳至今,難免會出現斑駁、發霉、破損等。於是去年,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團隊,擔負起修復大任,也趁著上人行腳來北部,分享初步成果。

國立臺灣圖書館長 曹翠英:「當初,去年6月5號,上人送回(妙法蓮華經),給我們的時候的狀況,有一些些差異,就是我們用了物理跟化學的方式做處理。」

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師 徐美文:「物理加熱的方式,可以把上面的這種,透明的膠帶,比較順利地移除。」

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師 徐美文:「像第三冊除膠,大概2個月,然後第二冊就從(今年)1月到,2月,3月到6月,4個月,我們看到4月跟5月是空白,是因為當時,我們剛好遇到地震。」

嚴格列出修復工程進度,法華經修復,專門成立委員會,以及修復小組,過程卻是重重挑戰。

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師 徐美文:「第三冊上面,本身就有254個膠帶,第二冊有278個膠帶,第三冊在除膠的時候,我原來以為它的狀況最好,但是除完膠帶之後就發現,其實它狀況沒有那麼好,因為它都是整條線,經摺這個地方都裂開了,裂損地很嚴重,它也是100多年(歷史),但是因為紙很脆弱,它這個紙 尤其碰到水會更脆弱,第二冊的年代是1874年的那個時候,那第一冊應該是1864年。」

國立臺灣圖書館,扛起重責大任,讓佛教法脈延續。

國立臺灣圖書館長 曹翠英:「這 上人寫的字,大乘妙法蓮華經卷三。」

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師 徐美文:「這很珍貴 上人寫的這個字很珍貴。」

國立臺灣圖書館長 曹翠英:「所以我們也做了一些相關的保險,因為它是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傳承的非物質文明。」

國立臺灣圖書館修復師 徐美文:「它的天頭、地腳還有兩邊,都還留有空位,而且字如此地大,所以這一套其實是印得很好的。」

證嚴上人開示:「這實在是救法,你們這樣把它救起來了,救法命,感恩,這叫做慧命,佛法就是智慧,佛法要從這樣來,有這一部經,我才能說法,所以延續慧命,感恩。」

節目主持人 張雅琴:「好,我們來看到這裡,在我旁邊,就是我們講到的福慧隔屏。」

慈濟改良的福慧隔屏,浩浩蕩蕩搬進節目中專門介紹,知名主持人,張雅琴,感受佛法落實的最佳範例。

節目主持人 張雅琴:「我自己從小是基督徒,但是我覺得這是沒有衝突的,因為我感覺到的那個愛是非常強大,而且,時時刻刻告訴我自己說,有這麼一群人在做好事,那我們在新聞工作上,一定不能做壞事,就是一定至少要學習這個部分。」

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鄭文燦:「慈濟基金會跟花蓮縣政府簽約,要蓋144間的中繼永久屋,我相信,一定會蓋得很好,也一定可以讓災民安心。」

力行現代佛法,一場座談,匯聚國內外貴賓,為大愛做見證。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痛失至親身心難熬 做環保找到安定力量
2024 0622慈濟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