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億煙蒂毒害海洋 學者聯手企業啟動「台灣淨灘2.0」

上億煙蒂毒害海洋東海大學化材系教授林其昌和開南大學教授宮輔辰及淡水福容飯店,啟動「台灣淨灘2.0」行動。(圖:東海大學提供)
上億煙蒂毒害海洋東海大學化材系教授林其昌和開南大學教授宮輔辰及淡水福容飯店,啟動「台灣淨灘2.0」行動。(圖:東海大學提供)

根據估計,台灣每年約數十億根菸蒂,被隨意棄置,東海大學化材系教授林其昌,首次聯合學界及業界,啟動「台灣淨灘2.0」計畫,號召20多名志工,短短一小時內,就在淡水300公尺沙灘上,回收1780根煙蒂,數量驚人,也凸顯菸蒂污染環境的嚴重性,呼籲大家一起守護美麗的自然環境。

東海大學教授林其昌及開南大學教授宮輔辰,聯合淡水福容飯店,6月6日共同推動「台灣淨灘2.0賦能示範計劃」,致力清除台灣海岸線上的菸蒂等海灘垃圾,守護美麗的自然環境。林其昌教授說,身為荒野保護協會終身志工會員,也長年致力親子環境教育及SDGs永續發展推動,這是首次聯合學界及業界,著力發展幸福企業概念於ESG環境永續,期待淡水福容成為北台灣指標性的親子友善環境飯店,與飯店主管討論後,啟動「台灣淨灘2.0」,希望能為海洋廢棄物問題提出企業創新解方。

林其昌說,全球每年香菸產量約5.6兆根,其中超過4.5兆根的菸蒂被隨意丟棄,近年已成為全球各地淨灘數據中,海洋廢棄物的第一名。據估計,台灣每年約有數十億根菸蒂被隨意棄置,從荒野保護協會愛海小旅行網站統計每年的淨灘數據中,近幾年海廢菸蒂多在3~4名,香菸濾嘴成為台灣最常見的垃圾之一,每五件淨灘垃圾中,就有一件是香菸濾嘴。這些濾嘴數量龐大,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並含有毒素,會隨流水進入河海,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這項數據除了顯示寶特瓶及瓶蓋回收,有待努力,菸蒂議題尚未被重視,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環境部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啟動6大政策,部長彭啟明希望國人以「改變文化」為首要策略,推動菸蒂不落地方案。東海大學教授林其昌說,以他個人擁有多年親子環境教育的實際在地環保行動執行經歷,嘗試導入幸福企業與環境永續的理念結合,以重塑文化為手段,參與此次ESG計畫合作,活動前先透過「從淨灘到環境永續的菸蒂倡議- 看見ESG, SDGs與幸福企業」主題,切入實際生活案例,他特別介紹荒野保護協會高雄親子三團幾位小六~國二的孩子們,以「菸蒂不落地」為主題持續3年關注菸蒂議題的行動,撿拾菸蒂、設計個人隨身創意菸蒂盒,到最新的回收菸蒂纖維再製布偶進行環保倡議,孩子們的實際行動,也讓與會飯店員工感動。生活化例子引導大家從自身及家庭開始思考,進而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核心價值及台灣環境部的政策,讓與會人員體現改變到翻轉自己就能由下而上形塑新企業文化,進而邁向Transforming our world的永續實踐。

東海大學教授林其昌、淡水福容飯店總經理陳柏宏與志工們,協力淨灘,20多名志工,一小時內,就在300公尺沙灘上,回收1780根煙蒂,數量驚人。林其昌說,並非每個吸菸者都希望亂丟菸蒂,進一步建議以改變文化-菸蒂不落地倡議為核心,SDGs永續發展為目標、企業碳權交易與ESG為策略執行。呼籲短期可在特定區域設置煙蒂回收裝置,加強宣導遊客正確處理煙蒂,進一步提升淨灘效果,減少亂丟現象;其次透過循環經濟設計概念,建議將回收的煙蒂進行再利用,降低環境負擔;最終聚焦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推行綠色生活環境行動教育而落實菸蒂不落地文化深入國人心中。

東海大學教授林其昌期待海洋永續及ESG幸福友善環境企業計畫能持續進行,並結合開南大學宮輔辰教授的「碳權規劃」,將企業環保行動納入碳交易體系,以因應氣候變遷,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寇世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