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統戰機器人1】「就像酒店小姐四處坐檯」 他學父親李敖用4張書桌

李戡說,除了衡陽路的書街外,台北大安區的敦化南路與東豐街也充滿了他與父親的回憶。
李戡說,除了衡陽路的書街外,台北大安區的敦化南路與東豐街也充滿了他與父親的回憶。

每個人都有長大成人的時刻,對李戡來說,那時刻發生在父親李敖過世的那天。李敖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主張中國統一,早年數次牢獄,自誇情婦無數,總是對世人展現狂放風趣的面貌。

父親盛名是他的光環,也是影子,自承成長過程該接受心理輔導。開始懂事的13歲,他用成長見證父親聲勢高點,以及晚年的清寂。他承繼父親心願,要見證中國統一,但目前他無意促進,只因不想做統戰的樣板機器人。

他不諱言自己的背景能在中國當全國政協副主席,做個樣板台胞輕鬆賺錢,但他抗拒,只因父親主張統一從來不沾利益,他若為之就是汙衊父親名譽。他說這種人一輩子的台詞有限,像機器人。「一個有思想的人變成機器人,那種人生沒有意義!」

眼前是一片書海,每一面牆都是藏書櫃,那邊一排有李敖《千秋評論叢書》,這邊窗台瞄一眼是《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客廳沙發旁大桌一箱箱李敖擔任立委時的質詢文件,幾箱文件標籤上,見得李敖筆跡:罰神、西餐叉子吃人肉、人生觀、中國思想史,處處擺放著洋風事物或中國古玩意兒。

孺慕書房 伴父黃昏歲月

28歲的李戡已然是這間書房的主人。今年9月,劍橋大學博士班論文進入答辯階段,肺炎疫情肆虐,他在英國悶得慌,懷念台灣食物,想起每年暑假總是跟父親一起住在書房裡讀書、寫作、聊天,餓了,父子倆出門到台北市大安區東豐街吃館子。

書房是他與父親回憶最多的地方。「我維持原狀,好像他還在,只是不在家,這種感覺非常好,有陪伴跟督促的力量。」獨居隔離14天,他想起父親提過「酒店小姐式」讀書法,四張書桌用途各自不同,作家就像酒店小姐四處坐檯,於是這張桌子改論文,那張桌子寫書,另一張桌子則用臉書發文、開直播頻道「李戡打台辦除三害」。

從英國劍橋大學回到台灣,李戡說回來的感覺安心踏實,居家隔離14天,他在父親的書房寫作開直播,父親過世後他未對書房做任何改變,因如此就能覺得父親還在。
從英國劍橋大學回到台灣,李戡說回來的感覺安心踏實,居家隔離14天,他在父親的書房寫作開直播,父親過世後他未對書房做任何改變,因如此就能覺得父親還在。

我們的採訪,亦如一次直播,李戡的用字遣詞有北京味兒,聊起窗台上一張李敖80大壽的壽宴照,當時他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讀碩士,覺得父親朋友少,晚年清寂,於是祕密跨海電話聯絡20多位好友,辦壽宴給父親驚喜。「從懂事開始算,13歲,我陪了他13年,在他人生裡差不多是1/6的生命,是他從最輝煌,開始往下走的這段時間。」

每個人都有意識到自己長大成人的時刻,對李戡來說,那時刻發生在他26歲,「3月18日,2018年,早上我在醫院,發生得很快…。」那天父親李敖腦瘤過世,他去太平間、冰櫃,去第一殯儀館,又開記者會。「以前辦手續填資料都是我爸爸幫我填。第一次幫他填資料,就是急救、插管、束縛同意書,簽了好幾次,每簽一次就是一種新的人生體會,後來也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

少年老成 忍淚覓靈骨塔

他講話看似老成,但有專屬於少年的倔強感。「那段時間很辛苦,電視台找我,法律官司要準備,後來去香港做追思典禮,還要跟北京官方協調我爸爸的紀念跟書的出版問題。」忙碌使人成長,不沉溺悲傷。「我知道自己要幹嘛,就不需要時間去沉澱、療傷。」

2017年的年底,醫生告訴他李敖生命最多半年,他心裡難受,卻只能接受,安排一天去看靈骨塔位。「當時我爸還問我,等一下去哪?我眼淚差一點掉下來,我不能跟他說我去哪。」他騙說要回家,之後去北海岸選了能看見海的位置,「正對北方是父親的哈爾濱老家,最完美、最合適。」隔天回醫院假裝無事,但父親問起他昨天回家幹些什麼?「我差點要哭出來,但在我爸面前我不會哭的,他看起來察覺到,我趕快轉過身,出去一下。」你沒有回答他?「有呀,我跟他說電影很好看,我控制力其實一直很好,但是那難受憋在心裡。我心態蠻強大的,從以前性格就很強悍,也是我爸爸培養出來的。」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不做統戰機器人2】李敖帶來光也帶來影 他曾嚮往中國今呼國台辦巴掌
【不做統戰機器人3】氣中國放任假造李敖文章 李戡不屑當買辦與樣版
【不做統戰機器人4】他的砲口對準國台辦 敵人包括同父異母的李文

更多政治相關新聞
何時首次與蔡英文談萊豬開放? 蘇鬆口:接任閣揆不久
共機頻繁越界? 蔡正元:海峽中線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蔡與4強領導人 同登法雜誌封面
開放核食? 馬批蔡製造更多麻煩
羞辱原民 藍轟王浩宇低級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