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公布確診者足跡」意味什麼?居隔3+4又如何解讀?

政府未來不再公布確診者足跡,也縮短了密切接觸者的居家隔離天數,是出於什麼樣的防疫考量?

全台連日破千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面對疫情急遽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4月25日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與確診者接觸的「居家隔離」方式,將改採「3+4」,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健康管理,此外,各縣市實施重點疫調,確診者足跡不再公布。

確實,本土疫情持續大爆發,確診者足跡到處都是,也就讓足跡公布不再具有實質意義。

「因為大流行發生以後,我們的公衛量能一定要放在重症,」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指出,當確診人數日創新高,衛生單位人力有限,應該把寶貴的人力配置在「資源投入最有利的地方」,不要再讓衛生單位整理大量的確診者和密接者資料。

由於本土疫情目前仍以輕症跟無症狀居多,台灣眼下的防疫重點仍是輕重症要分流,要集中資源救治因染疫而變成重症的人,降低可能的死亡率。

另外,由於社區的陽性率如果已經到3~5%的話,表示其實整個社區可能到處都有病毒在社區裡面傳播,公布足跡,其實對防疫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3+4」新制讓民眾願意樂於快篩、通報

而面對未來可能面臨單日確診破萬人的情況,應該由民眾所下載的「社交距離 App」,來慢慢來取代用人手來做足跡匡列。

同時這不代表以後民眾再也看不到今日確診者的數據,「又不是整個都放開了,」洪子仁說,對於確診者總數,指揮中心一定會有所掌握。

同一日所公布更重要的新措施,是將本土確診個案接觸者匡列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4」天,亦即接到密切接觸通知的前3天,需要在家隔離,以1人1室為原則,3天居隔期滿快篩陰性後,再進行4天自主防疫,且在4天自主防疫期間天天要快篩,可上班但不能上課。

同時是陽明交大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的洪子仁分析,縮減匡列範圍及縮短居隔天數的背後思考,是考慮到民眾主動樂意增加快篩頻率,並在確診後主動向上通報,以降低密切接觸者對社區傳播的風險。

「3+4」新制,就是要鼓勵民眾大量快篩,並勇於通報結果,有助監控疫情且兼顧社會運作量能,3天隔離,再加4天自主防疫「以篩代隔」,做法合理,只要確認醫療量能整備,就可能有秩序地度過這波疫情。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陳之俊攝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陳之俊攝

民眾發揮公民意識,認清共同的敵人是病毒

洪子仁認為,居隔假使縮短至7天,其實還是有點久,會影響民眾快篩和陽性通報的意願。「試想確診要波及家人關7天,有些人恐會覺得太麻煩而選擇隱藏。」

政府此刻轉換思惟很關鍵,過去認為關愈久愈安全,但現在民眾若完全不通報,則未必更安全。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匡列範圍的最小化,亦即同住家人、同班同學、同工作場域等密接者,再來進行居隔。

「大流行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民眾願意樂於快篩、樂於通報,」洪子仁特別強調,此刻台灣民眾特別要發揮本身的公民意識,雖然現在的密切接觸者只要居隔3天加4天的自主防疫,民眾應該要主動積極快篩,願意通報,一發現自己是陽性,立刻通報,才不會有「漏網之魚」,不至於讓疫情的傳播鏈在社區中蔓延。

「要認清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不用再互相吐槽了,敵人都已經兵臨城下,丟出問題不能解決問題,要有解決方案才能解決問題,」洪子仁說。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密接vs確診,到底是要居家照護還是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一文讀懂
專家:living with COVID-19是「與病毒一起生活」,不代表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