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強調讓座老弱婦孺 博愛座將修法更名為「優先席」

捷運廣播:「年紀不是唯一標準,身心障礙者等優先使用,請發揮同理心。」

因應近期博愛座爭議事件引起長者和年輕族群對立,台北捷運公司在捷運文湖線列車播放宣導廣播。現在為避免博愛座再引發糾紛,衛福部社家署28日預告修正草案,將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

有民眾說:「這樣比較廣義一點,看看以後那個紛爭會不會再少一點。」

另有民眾認為,「改的話,如果能讓某些人的心裡感覺比較舒服,或是比較踏實的話,我覺得可能對那些人來說比較好。」

原先《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原條文中寫下,供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的博愛座,修正改成供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要者優先乘坐的優先席。而且為了盡早實施,公告期縮短為7天。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回應,「老弱婦孺這個詞,大家看起來,大部分大家都比較注意到這個『老』,最近幾個爭議大概都是認為博愛座應該是要讓給長者、老人坐,其實不是,讓有需要的人他是可以有位置可以坐。」

社家署解釋,現在國人平均餘命超過80歲,也有很多高齡者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這才修正原有條文,希望改為有其他實際需要者,避免民眾誤解。

有民間團體認為,台灣明(2025)年的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比例超過20%,與其廣設博愛座,倒不如多倡議民眾自主發揮禮讓同理心。

台灣活力老化推展協會理事長吳玉琴表示,「有隱藏需求的人,我們並不容易從外表判斷出來,所以也不用去苛責說為什麼這個年輕人不讓坐,很多的長者其實在觀念上只要我們多溝通、大家多宣導,新的禮讓文化應該可以在我們的大眾運輸工具裡面看到這樣的美德。」

修法預告公告期滿後,修正草案將送行政院與立法院審議,後續衛福部將會同交通部多加宣導,避免讓座議題成為民眾衝突的導火線。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博愛座讓位爭議頻傳 衛福部擬比照日本優先席修法
衛福部預告新診所須規劃無障礙空間 醫界盼鼓勵取代強制實施
輔具租借據點不足 花蓮擬增偏鄉4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