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防疫模範生! 陳建仁向英媒坦承:政府快篩準備不足

確診人數激增,圖為內湖康樂街排隊購買快篩試劑的人潮。(圖/記者爆料網)
確診人數激增,圖為內湖康樂街排隊購買快篩試劑的人潮。(圖/記者爆料網)

台灣民眾搶買快篩大排長龍的荒謬場景,已經成了國外媒體關注的焦點,英國《衛報》報導,民眾之所以抱怨連連卻又不得不排隊,因為這是目前可以快速檢測是否確診的唯一方式,報導中也訪問了前副總統陳建仁,陳建仁認為台灣所採取的「新台灣模式」仍舊有效,但也坦承台灣沒有準備足夠的快篩試劑。

《衛報》表示台灣目前單日確診人數已經來到4萬多人,這個曾經是零疫情成功的典型代表,現在正在應對「Omicron 海嘯」。 台灣認為「清零」無法應付新變種病毒,衛生當局決定採取與鄰國完全不同的策略,轉向「與病毒共存」。 前副總統陳建仁接受採訪時表示, 雖然台灣先前擊敗了Alpha和Delta變種病毒,不過2021年底當Omicron病毒肆虐全球,他和其他學者建議政府開始轉為與病毒共存。指揮中心決定,待第三劑加強劑覆蓋率達到約40至45%,就會採用這項政策,「但Omicron從不等待任何人」,3月開始在台灣社區傳播。

報導指出,香港、大陸、台灣是最後三個仍堅持零疫情的主要經濟體。在香港,該政策失敗了,病毒席捲了這座城市,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在中國,為了清零所實施的封城對經濟造成破壞的封鎖,尤其是在上海。台灣在看到了這兩種解果後,決定採取「新台灣模式」:承認他們無法阻止 Omicron 的傳播,但他們可以嘗試——用大流行時代的早期說法——來拉平曲線。

而「新台灣模式」有效嗎?陳建仁表示,「在很多方面,是的」,他指出儘管病例仍在上升,專家預測高峰將在三週後出現,預估台灣將有多達 350 萬人確診,但台灣疫情的死亡率仍然極低,低於 0.2%。逾99.75%的Omicron病例是輕症或無症狀。沒有封城或恐慌前提下,居民和企業一如往常過日子,並逐步開放團客旅遊。

不過陳建仁也向《衛報》坦言,台灣沒有準備足夠的快篩試劑,儘管需求日益增加,仍然沒有足夠供應。也許「新台灣模式」的最大障礙之一,是讓民眾從清零轉而願意接受逐步共存。尤其在韓國和日本等謹慎的鄰國加入美國和歐洲的開放之後,台灣也面臨更大的重新開放壓力。

《衛報》任文台灣不再是世界上「清零」的代表,而是學著和其他國家一樣,在被封鎖兩年多後,希望平靜而穩定地重新加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