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放款飆25個月新高 國銀踩煞車憂未來「有行無市」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4月本國銀行放款餘額月增新台幣3025億多,其中購置不動產放款月增1207億,飆上近25個月新高。中央銀行在13日的第二季理監事會議,加碼房市信用管制,國內銀行多表認同,認為可讓金融機構對不動產放款稍踩煞車,但也要留意,長期下來,國內不動產是否最終走向「有行無市」。

近期國內房市熱,也讓相關財金單位再度繃緊神經。除了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金管會也將在日常監理或相關金融檢查將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列入關切事項,特別注意銀行放貸的情況。至於針對財政部去年(2023年)推出的「新青年安居貸款」政策,被外界質疑是推升房價的元兇,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明確表示,下周召開正式會議,針對政策影響及未來發展,進行全面檢討。

儘管「新青安」政策,是由8大公股行庫承作,不過,民營銀行看近期國內房市走向,對於政府加強管控,也予以認同。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指出,雖然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宣示效果較大,對於銀行放貸不動產,影響也不致於太大,但由於近期台灣房市熱,央行此舉有防範預期心理,也讓金融機構稍微踩煞車,是好的作用。

遠東銀行總經理周添財則表示,目前房價處於高檔,確實並非年輕人都買得起,但「新青安」由於門檻低,讓年輕人可以圓買房夢想,但在少子化愈來愈嚴重的情況下,未來不動產多走向傳承,購屋是否轉趨保守,甚至變成「有行無市」,或許更值得思考。周添財說:『(原音)但是現在到最後我覺得會「有行無市」,因為價錢高高的,可是畢竟能買得起房子應該也不是那麼多,新青安例外,因為它畢竟門檻比較低。』

對於新青安貸款年限最長可達到40年,周添財也表示,儘管其他一般民營銀行現在也都有30年的放貸,不過,遠銀仍採較保守的策略,房貸年限仍以20年為主,即便承作30年的房貸,遠銀也會慎重評估其還款能力。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若新青安是炒房幫凶 建商「餘屋貸款」更應該被檢討
新青安房貸政策引發助炒房爭議 卓榮泰:下周開會檢討
青安房貸管理 財部指示查非自用高風險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