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付帳、填單、加好友!從 4 種案例看 QR Code 如何創造更多行銷可能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QR Code 已逐漸深入現代人的生活,去年受到疫情引起的非接觸支付風潮推動,使用人數更進一步增長,據統計,2020 年全球有多達 15 億人使用 QR Code 進行支付,預估到了 2025 年使用者將覆蓋全球人口的 30%,而除了支付、填問卷跟加好友外,QR Code 還能怎麼應用呢?

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回應碼)的誕生可追溯到 90 年代中期,由於經濟泡沫破裂,製造業開始轉向高混合小批量生產,這使得掃描條碼以管理零件的工作變得更加繁瑣,畢竟傳統條碼的所能提供的資訊量太少,要掃描的物品又太多,有時一件物品甚至要掃 8~10 個條碼才能獲得完整資訊,使作業員頻頻抱怨。

為使整個流程更加精簡,當時任職於汽車零件公司 DENSO 旗下子公司 DENSO WAVE 的工程師原昌宏,研發出了資訊量較傳統條碼多 200 倍的 QR Code,透過不同排列組合,QR Code 可收入高達 7000 字的資訊,而隨著相機成為手機「標配」,QR Code 已被大量應用於倉儲管理、行動支付,及網路連結等。據統計, 2018 年至 2019 年間,QRcode 的使用次數增長了 26%,隔年又增長 35%。

在 QR Code 被廣泛應用的初期,主要是品牌商可以讓消費者獲取數位訊息的管道,例如看到產品訊息,或是進入品牌的官網、Facebook 粉絲專頁等,不過近年來,QR Code 也慢慢應用在更多層面,包含小額付款、產品包裝和寄送目錄等,成為企業新型的行銷和商務工具。

舉例來說,美國連鎖藥局 CVS,前年開始可用 QR Code 結帳;而 eBay 則在去年秋季推出全新的寄件功能,讓商家可以透過 QR Code 在郵局或配送中心列印送貨標籤;現在到台北的公有零售市場消費,大多可使用永豐銀行推出的 QR Pay 進行付款,無須另外下載 App,既快速又方便。(免安裝 App、交易 6 秒完成!永豐 QR Pay 攻下 9 成公有零售市場

此外,零售業者與品牌商也利用 QR Code 創造更多新行銷案例:

1. 呈現商品背後的故事

2020 年初,美國花店網站「1-800-Flowers」與時裝設計師吳季剛(Jason Wu)合作,以 QR Code 作為媒介,為消費者創造 AR 體驗。任何線上購買的花束都會附上一組 QR Code,掃描後即可開啟內容,其中包括 Wild Beauty 系列照片拍攝的幕後花絮以及紐約時裝週的時裝秀等,收到花束者,也可透過 QR Code 向送花者發送感謝便條。(別小看 AR 濾鏡的傳播威力!每日破億用戶使用,成社群行銷新寵)

2. 變身行銷亮點

去年為疫情肆虐全球的一年,各地餐廳的業績都相當慘澹,為了幫助業者,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 與貼圖創作公司 Holler和Venmo 平台合作,凡只要在感恩節期間,到合作的餐廳掃描 QR Code 付款,就會捐出 5 元美元給協助餐飲業救濟工作的 James Beard 基金會。對於啤酒產業而言,熱鬧的線下活動是宣傳很重要的一環,在這個戶外活動受限的時刻,Stella Artois 成功創造話題,許多啤酒業者也紛紛仿效。整個活動吸引年輕族群矚目,並在社群上有超過 180 萬次的曝光。

3. 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服飾品牌 Ralph Lauren 近期開始為每件服飾縫上獨一無二的 QR Code 標籤,不僅可讓消費者掃描了解服裝的製作過程,提升產品製造的透明度,也可用來進行售後服務,若是設計師品牌也會在門市內放入 QR Code,顧客一掃就知道服飾背後的設計故事,添增購物體驗。無獨有偶,Puma 最近也開始將 QR Code 放進運動鞋中,為消費者提供店內和購買後的數位體驗。

4. 增加產品價值

蠟燭品牌「Cadence Candle Co.」在 2019 年推出一種全新的銷售方式,他們在商品付上 QR Code,掃描後並非提供產品訊息,而是 Spotify 的音樂播放列表,讓消費者在燃燒蠟燭的同時,可搭配聆聽由 Cadence Candle Co. 精心挑選的音樂,讓點蠟燭更有情調。

雖然 QR Code 已經是個存在逾 20 年的老技術,但它不華麗甚至看似笨拙的外表,卻因為容易使用,讓大家能輕易接觸,反而能衍伸出多樣的變化。隨著新技術輩出,QR Code 不但沒有被淘汰,尤其在疫情後人們減少接觸的的 2021 年可能會更被重視,也更讓人期待行銷人們能用它擦出什麼新火花。

資料來源:Mobile Payments Today、InternetRetailing、Modern Retail

更多FC未來商務文章
做業務更要經營社群!打破地域限制的「社群銷售」你會了嗎?
找出「大象」、「死魚」和「嘔吐物」,解決爛透的辦公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