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台積電供應鏈赴歐》新北61年線材廠也要去捷克設廠!歐洲明明成本更高、效率不如亞洲 為何台廠還要「出國比賽」?
隨著台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今年考察中東歐投資環境(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的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絡繹不絕,但在大多是台積電供應商的考察廠商中,有一家是看似幾乎與半導體產業搭不上邊,而且是「偏傳統」的線材製造商。
這家就是總公司在新北市新莊,成立已經61年的新泰工業(CTi Wire & Cable)。
新泰工業是由家族第三代管理的股票未上市櫃公司,也是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光是考慮赴歐洲設廠就足足策畫了兩年,直到今年終於敲定赴捷克設廠。
身為中小型線材廠新泰工業與台股龍頭台積電,雖然在營收及獲利都是天壤之別,但兩家公司赴歐洲設廠,背後緣由卻有許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處。
或許可以說,在過去一年掀起的最新一波台灣製造業布局中歐潮,在擔綱主角的半導體供應鏈之外,還有一些較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在內。
新泰工業生產網通、工業、醫療、車載等線材 外銷佔比達九成
新泰工業成立於1963年,主要從事高速網通、高解析影像、工業、醫療、車載等應用的電線製造及線束組裝,整個集團員工約1500人,年營收約40~50億台幣。
該公司在台灣的據點是新莊及桃園南崁,其中產線在新莊及南崁都有,並於1990年代赴廣東東莞設廠,目前在東莞有大約1000位員工,並將在捷克設廠。
▲新泰工業主要生產高速網通、高解析影像、工業、醫療及車用的線材,約九成營收來自海外市場。(圖片來源:新泰工業提供)
新泰長期做外銷生意,台灣只佔約一成營收,歐洲以45%佔比最大、北美30%居次,日本大約10%。
由於新泰長期以歐美日等外國客戶為主,跟部份客戶的生意往來更超過30年,甚至長達40年,可說是另一種隱形冠軍,因此在國內的對外知名度不高。
新泰工業赴捷克 與台積電赴德國設廠的相似處
根據新泰工業執行長葉秉峯、副總經理葉秉倫及中國事業總經理陳冠儒的說法,對於資本額5億多元、年營收約40~50億台幣的新泰工業來說,由於是中小企業、資源有限,因此任何對外投資案都是必須慎重其事。
以歐洲投資案為例,董事會及經營層也是考慮了足足兩年,才終於敲定要在捷克設廠。
若觀察新泰工業的捷克投資案,可以看出與台積電在德勒斯登成立ESMC,有一些異曲同工之妙。
第一是地緣政治。
歷經三年疫情對歐洲汽車供應鏈的打擊,以及美中兩國從貿易戰升級為科技戰影響,歐盟希望透過2023年通過的第一版《晶片法案》以430億歐元的補貼火力,拉抬歐洲的半導體製造實力、拉抬在地化程度,目標是2030年將歐洲在全球晶片市場的佔有率提高到20%。
在此背景下,歐盟爭取到台積電赴德勒斯登成立ESMC(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提供車用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總投資額逾100億歐元(超過3500億新台幣),台積電持股70%,德國博世(Bosch)、英飛凌和恩智浦(NXP)各持股10%。
換句話說,博世、英飛凌及恩智浦都是歐洲汽車供應鏈的重要廠商,未來也將成為ESMC主要客戶。
對新泰工業來說,歐洲客戶佔比直逼五成,多家德國客戶又與新泰有長年業務往來。當美中對抗掀起全球產業鏈的去中化(非紅化),歐洲客戶又對兩岸緊張情勢升高有疑慮,自然希望新泰可以就近設廠。
▲新泰工業位於新北市新莊的總公司,右邊磚造平房是公司的起家厝。(圖片來源:劉煥彥攝影)
第二是客戶要求。
2021年初的疫情期間,傳出時任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致函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希望台灣可以支援生產車用晶片。
2021年8月,就傳出台積電正在評估去德國設廠,並於整整兩年後的2023年8月正式宣布德勒斯登投資案。
新泰工業也是呼應歐洲客戶的聲音,評估兩年後敲定赴捷克設廠。
第三是追求價值、貼近市場。
以往歐洲客戶向台灣製造商下單,成品都要千里迢迢搭船或空運至歐洲;如今台灣半導體晶圓廠或線材廠,直接在歐洲設廠,不僅交期縮短、接單更彈性,也能第一手掌握市場狀況。
新泰工業副總經理葉秉倫指出,設廠捷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僅就近服務營收佔比最大的現有歐洲客戶,還能開發更多的在地潛在客戶。
其次,在歐洲設廠就可以減少碳足跡,對於極為重視淨零碳排的歐洲客戶(與客戶的客戶)是一大利多。
捷克投資環境的驚喜及挑戰
未來將擔任新泰工業歐洲區總經理的林柏勳,將負責從無到有建立起捷克廠區。過去一年他已多次赴中東歐地區考察設廠地點,直到今年公司才確定將落腳捷克首都布拉格郊外的工業區。他在深度了解捷克投資環境後,驚喜發現捷克社會從上到下,對於台灣企業去投資非常歡迎,態度非常友善,有些法規或制度也高度透明。
當然,沒有國家是完美的,捷克也不例外,例如捷克部分在地機關、銀行或保險公司,對於外商投資落地需要辦理的各項手續,有些要求或細節與捷克在台機構的說法不一,這些都需要一一克服。
▲新泰工業經常參加國內外專業展,例如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或慕尼黑電子展。(圖片來源:新泰工業提供)
但對於新落地捷克的台廠來說,更需要注意的可能在於薪資差距及文化差異。
就產線員工的平均薪資來說,台灣大約比中國高出20~30%,歐洲又遠高於台灣,因此捷克廠生產將以少量多樣、需要高度客製化的產品為主,把需要大量生產、標準化程度高的產品交給台灣或東莞廠生產。
從文化差異來看,歐洲人普遍不喜歡加班、更注重生活品質,與亞洲人大不同,因此目前台灣或東莞廠區每天2~3班的作法,不可能套用至未來的捷克廠,而是一天只有一班。
新泰工業執行長葉秉峯指出,未來捷克廠投產後,希望可以在尊重捷克在地的工作文化,以及亞洲人的高度效率之間,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
對於不走企業併購方式,而是穩健發展、有機成長的中小型台廠來說,同樣是布局歐洲,新泰工業在捷克扎根,或許不如半導體大廠耀眼,依然是台灣製造業實力「出國比賽」的絕佳體現。
專題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第一次不想放颱風假!劉德華到台灣了一堆華嫂恐看嘸人 明天演唱會是否喊卡?主辦單位回應
00878最新配息0.55元會新高?本金100萬每季就多賺1張!她花19個月打造底氣「裸辭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