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影響肺 空汙導致糖尿病患者症狀加劇!

  

空氣汙染高度影響國人健康,成為重要議題,國衛院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暴露在較高濃度的PM2.5,會導致視網膜病變、降低腎臟過濾功能,且增加蛋白尿風險。醫師表示,空汙對人體影響是全身性的,會造成多個構造發炎;另外有國外研究發現,在室內使用瓦斯爐會使二氧化氮濃度超標,健康危害堪比空氣污染。

打開瓦斯爐準備變出一桌好料,但燒菜日常對身體的危害,恐怕堪比空氣汙染!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指出,使用瓦斯爐或丙烷爐烹飪期間和烹飪後,會導致室內二氧化氮濃度提高,超出世衛建議量,如果短期暴露會加劇呼吸道疾病,長期暴露恐導致氣喘。

使用瓦斯爐,空氣中二氧化氮濃度提高,恐增加致病風險。圖/台視新聞

現在室內外空氣都藏有致病危機,且不單是肺部會受影響,國衛院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如果長期暴露較高濃度的PM2.5環境下,會增加視網膜病變、降低腎臟過濾功能,且增加蛋白尿風險。

耕莘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郭峯瑞說,「PM2.5、PM10這些進到體內後,到血液裡就會誘發發炎反應,產生氧化壓力、自由基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多個器官」。

國衛院進一步發現,2007到2017年,台灣PM2.5濃度從每立方公尺31.7微克,降到21.47微克後,全台各縣市可歸因於PM2.5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包含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臟病跟中風,通通都有顯著降低。

PM2.5濃度降低,慢性病死亡率也下降。圖/台視新聞

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表示,「PM2.5懸浮微粒可能會透過呼吸道進到血液循環,身體的血管疾病,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會因為空氣汙染變得更嚴重,提醒大家出門還是要戴口罩」。

目前中南部地區有較多高碳排、高汙染的產業,導致PM2.5濃度下降程度比不上北部地區,如何在產業條件跟地理位置的影響下,改善空氣品質,還得繼續努力。

台北/陳酈亭、甘而棣 責任編輯/林均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糖尿病前期如何控制? 營養師授「1飲食秘訣」逆轉高血糖
營養師破解常見控糖錯誤4迷思 包括養生食材多吃沒關係
糖尿病人運動不足死亡風險增加7成 適合游泳、快走、騎腳踏車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