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少吃多動 醫籲政府多宣導

肥胖成為全球健康議題,台灣肥胖率逐年上升,且國人10大死因中多項與肥胖相關。但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國人對肥胖認知與意識仍不足,觀念仍停留在「只要少吃多動」就好,呼籲政府應投入更多預算和資源,宣導、支持肥胖防治,也能適度補助肥胖治療藥物,降低就醫門檻。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肥胖是種慢性病」,肥胖防治不僅關乎體態與美觀,更是不容忽視的健康議題。根據國健署公布的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2017至2020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達50.3%,國人10大死因中也有多項與肥胖相關。不過,林文元指出,國人面對肥胖,觀念仍停留在「少吃多動就好」或不以為然,不到1成的民眾就醫控制肥胖。

即便民眾願意就醫,中山附醫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長顏啟華指出,許多患者往往是肥胖引起三高、心臟病、退化性關節炎等症,才針對該症治療並減重,但若僅是一般減重門診,目前減重治療藥物皆由患者自費,未有健保給付,令民眾卻步;也有民眾自行尋求坊間資源減重,但品質恐良莠不齊,甚至使用非正確治療方式。

林文元與顏啟華皆提到,過去政府菸害防制,透過提高菸稅搭配補助戒菸療程,成功促進國人戒菸,預期肥胖防治這樣推動也能有相當成效。

林文元表示,目前政府推動運動中心、運動券或營養專法通過,有助打造不易肥胖的環境,但希望投入更多預算與資源,從政策、健保並聯合產官學支持肥胖防治。

顏啟華也呼籲,適度補助肥胖患者治療藥物或衛教門診費用等,降低民眾就醫門檻,相信對肥胖防治可達到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