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藥物用過度 頭痛惡性循環

頭痛類型眾多,國際頭痛疾病分類將頭痛分為14大類,其中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嚴重的頭痛。偏頭痛有六成以上發生在一側的太陽穴(有三成患者發作時是兩側太陽穴或後腦勺),女性患偏頭痛的機會是男性的3倍。 偏頭痛分為預兆偏頭痛與無預兆偏頭痛,症狀差別只在於預兆的有無,但臨床上兩者仍有差異。偏頭痛與遺傳的關係是很明顯的,有70%的患者至少在他們的家裡可以找到一個以上相同的患者。若父母雙方有一人有偏頭痛,則小孩有46%會有偏頭痛,而若父母雙方都有偏頭痛,則小孩有偏頭痛的比例更高達66%。預兆偏頭痛的遺傳性又比無預兆偏頭痛的比例來得更高。所以自己有偏頭痛,也應該注意自己的小孩是否從小就有偏頭痛相關症狀,並提早請教相關的醫師。 頭痛只能吃止痛藥嗎?會不會止痛藥上癮?什麼是頭痛預防用藥?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王署君表示,臨床上,頭痛門診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每個月超過15天會頭痛,甚至天天頭痛,稱為「慢性每日頭痛」。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處理疼痛,結果演變成了「止痛藥成癮」,或是所謂「藥物過度使用頭痛」。 事實上,每周使用止痛藥嚴格限制在2天以下,就不會產生依賴性,如果1個月服用止痛藥超過10天,頭痛頻率就可能會增加,進入止痛藥吃得越多,頭痛越頻繁的惡性循環,稱為藥物過度使用頭痛。事實上,若每個月用藥超過4天,就要趕緊找醫師處理,改變治療的方式。 頭痛藥物分為「急性期治療藥物」與「預防性藥物」,常見的乙醯胺酚(普拿疼、泰諾)、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製劑類(如EVE、安舒疼(Advil))、翠普登(口服或鼻噴劑型)等都屬於急性期治療藥物。 不同程度的頭痛,有不同建議的用藥。而遇到偏頭痛頻繁發作或相對嚴重的患者,一般建議使用預防性用藥。 預防性用藥的目標在於降低頭痛發作頻率、加強急性發作時急性用藥的效果,以及藉由減少頭痛發作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及降低社會成本。研究顯示,使用預防性用藥可以降低一半以上頭痛發作的機率,並避免進展到慢性偏頭痛。應先將頭痛分成大痛、中痛、小痛。一般我們將止痛藥物分為「中痛」與「大痛」專用兩種,因為小痛並不見得需要用藥,除非患者「每次小痛都會變成大痛」或是「止痛藥在小痛時有效,而中、大痛失效」時,則「小痛」反而需要盡快服藥。對中痛與大痛,通常藥要越早服用越有效,千萬別等到很痛了才服藥。 依據臺灣頭痛學會治療準則小組的建議,應採取「分層治療」、「早期投藥」及「避免過度使用急性治療」,才能在使用急性治療藥物時,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記者鍾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