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靠AI!鴻海為何積極搶攻電動車代工?看懂鴻海「iPhone經驗」背後的致勝商模

在中國鄭州擁有全球最大iPhone工廠的鴻海,正悄悄為電動車業務布局,開始打造一座具試驗性質的電動車工廠。

早在7月底,河南省政府已在官網上宣布,鴻海精密工業在鄭州舉辦電動車試行工廠的動土儀式,這個工廠預期會是一個佔地284公頃的園區,作為鴻海新能源汽車版圖的核心生產基地,為來自海內外的各大知名汽車品牌服務。

鴻海電動車.jpg 圖/黃詩媛拍攝
鴻海電動車.jpg 圖/黃詩媛拍攝

開拓電動車新業務,增加多元化收入來源

對於鴻海來說,在鄭州進行的投資是減少對蘋果依賴的其中一項布局。這要追溯至2022年因為疫情爆發導致的大規模罷工和抗議,讓鴻海在鄭州的iPhone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而這也讓蘋果原定的出貨進度延遲,促使這間科技巨頭加速將部份生產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區,包含印度和越南。

另一方面,面對中國各大科技公司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競爭,讓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售也下滑許多。因此,鴻海計畫將電動車、半導體和機器人當作該公司的新業務,以多元化其收入來源。

就像為蘋果生產iPhone一樣,鴻海的電動車工廠計畫代工生產由其他公司設計與銷售的電動車。目前為止,鴻海已先獲得納智捷(Luxgen)的訂單,將合作製造該公司少量的電動巴士和汽車,並且也在跟兩間日本汽車製造商協商關於為其生產汽車的事情。

不過私募股權公司Kirkland Capital的董事長楊應超認為,鴻海需要突破,代表他們要找到一個大客戶。

複製過去成功模式,盼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鴻海的目標,是運用他們生產iPhone的經驗:用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擊垮對手,打入競爭激烈的電動車領域,並藉此取得成功。

目前,鴻海已經在東南亞部署好電動車的相關生產計劃,包括在泰國與越南生產電池和零組件,在馬來西亞生產汽車晶片,並計畫與其他公司共同在印尼投資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電池專案。

但鴻海想如法泡製在iPhone的成功模式,可能沒那麼容易。艾睿鉑亞洲汽車業務主管戴加輝(Stephen Dyer)表示,去年還有130多間公司在中國銷售電動車,但該公司估計,在2030年前可能只剩不到20間可以盈利。

鴻海的優勢,可能是生產製造能力及受中國政府的各種支持,但生產能力不一定是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勝出的關鍵。

曾在福特汽車上海分公司擔任高層的戴加輝就表示,帶領中國電動車公司贏得市佔率的因素不一定是製造,而是他們為消費者提供的軟體和技術。

延伸閱讀:鴻海印度擴大布局,設電池儲能部門!劉揚偉曝電動車生產進度「非常快展開」

參考資料:紐約時報中文網Yahoo Finance

責任編輯:李先泰

更多報導
PChome面臨電商老二保衛戰?改革兩年已減少失血,為何市值還砍半
韓國青年「躺平」現象激增,7月人數達44萬創新高!75%「躺平」青年無就業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