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民眾黨吸粉!民進黨青年軍「LINE群組織戰」突破困境

2024大選各黨逐漸進入初選階段,凝聚支持者向心力也開始起跑。而在青年支持者這一塊,無論民調、輿論或民進黨內部皆觀察到,不少年輕選票有被民眾黨吸走的現象。民進黨青年部主任阮俊達認為,可以理解年輕人對執政者標準較高,傾向期待在野黨監督執政黨,而團隊正積極布建「LINE群」打組織戰,目標建立超過60個涵概各類議題的群組,盼透過跟全台各類型年輕人具體互動,拉近物理跟心理距離,並利用比民眾黨深耕更久、從事基層服務更久的人脈資源,串聯全台各地,搭起支持網絡。

近幾週,黨內高層私下坦言,他們觀察到,與2020年大選相比,民進黨青年選票明顯流失。民進黨不可能不擔憂,不過黨內高層身為過來人,可以同理年輕人是永遠的反對黨,並且現在民主自由的台灣,不再是傳統藍綠對立的政治氛圍,年輕人關注議題面向多元,會根據在意的議題不同,分散支持不同政黨的政見。

而在爭取青年支持者這一塊,輿論和民調大多認為,民進黨最大的敵手是民眾黨。比如2月份TVBS民調指出,當三組候選人為賴、侯、柯,賴清德在20至29歲年輕人支持度下滑到15%,30至39歲支持度跌至22%;反觀柯文哲在20至29歲支持度50%,30至39歲支持度39%,多位民進黨人私下也根據去年台北市長選戰狀況坦言,柯文哲、民眾黨會有年輕選票。

究竟民進黨青年部做了哪些背後的努力,才能突破被民眾黨吸取年輕粉絲的困境?

阮俊達分享,團隊首要任務是經營國務青,系統性培訓年輕幕僚,比如今年至少將舉辦12場工作坊,形成密切合作的支持網絡。第2個任務是跨出同溫層,團隊有7個人帶領100多位國務青,經營全台至少40幾個不同議題的青年LINE群組,拉長時間陪伴與了解各地關心的議題。第3個任務是串聯青年黨公職,目前民進黨40歲以下議員全台合計77位,藉由他們深入第一線傾聽年輕選民的心聲。

不只考量年輕選票爭取,賴清德的兒子也是青年世代,他表達了對於年輕人的關心,以及對青年部的期許。阮俊達便說,賴清德很重視國務青團隊,賴覺得年輕人願意參與民進黨,就不要只是當工讀生、寫文宣、發衛生紙,來參與應該要有收穫,要提供大家專業的訓練。

基於賴清德的想法,結合青年部自身理念,團隊帶領年輕夥伴深入全台各地現場,去開闊視野,也磨練專業技能,並藉由數十個不同議題面向的LINE群組,搭起與在地青年維繫情感和意見的橋樑。阮俊達認為,想做政策幕僚,必須經過這個過程,未來思考政策才會到位;想進入組織部,要先培養實作能力;想做文宣部幕僚,青年部臉書等社群,也提供年輕夥伴嘗試發揮,「重點是培訓年輕夥伴不是關在教室裡上課,一定要走進社會各個群體之中,拉近與年輕世代的距離。」

「青年」不是一個輪廓模糊的代名詞,各自擁有獨立的生命經驗,關心的議題自然也不同。阮俊達舉例,20歲世代在意租屋、學生關心教育環境與同儕互動(豐原高中霸凌事件)、出社會找工作,這些是傳統上青年關注的議題,也是團隊的政策對應重點。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也很在意性別議題,對於網路上的性別歧視或霸凌,大家會很有感覺,並引發熱烈討論。

民進黨青年部副主任謝子涵帶隊參加新竹縣黨部活動。翻攝民進黨青年部臉書



此外,青年部團隊感受到,年輕世代對交通的議題格外有想法,青年部副主任謝子涵說,比如機車族在意機車路權、走路的人在意行人安全、搭乘大眾運輸者會在意交通工具品質等。年輕人也非常在意體育的議題,社會上大家很有共鳴,有些人自己會去健身房、瑜珈教室、登山、騎自行車,也有很多人習慣收看職業運動賽事。這些是普遍情況,當然也可再細分地域和世代差別。

阮俊達強調,很重要的一點是,想從事政治工作的年輕人,不能腦袋裡只有選舉和選票,或只關心政治相關技能,比如經營臉書、政策等,因此要腳踏實地去認識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

以近期台北時裝週Taipei Fashion Week為例,幕前幕後都存在著年輕世代工作者的身影。阮俊達說,今年AW23台北時裝週開幕秀,首度來到台南擁有361年歷史的南鯤鯓代天府舉辦;活動前,青年部邀請本淵寮朝興宮百年歷史的金獅陣到活動中助陣,他們與在地年輕人和帶隊的80幾歲老師傅交流,並建立了約20人的LINE群組,甚至約定好,以後會由北上參與國務青的當地人揪團回去看練團。

賴清德與台南本淵寮朝興宮金獅陣80幾歲老師傅握手。翻攝民進黨青年部臉書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