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讓大學退場,就是假的高教公共化

副總統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宣布要補助私立大學學生學費每年至少2萬5千元,行政院、教育部居然加碼到3萬5千元,且預計明年2月就要實施。乍看之下,這可減少私立大學學生的負擔,也可能減緩某些私立大學的招生困境,然而這200多億元用在補貼全體私大生的學費恐怕無助於提升高教品質。

「資源不足」的確是台灣當前大學教育的重要問題。大學的研究、教學設備,教師薪資都遠不如香港、新加坡,也比不上較好的中國大陸高教機構。然而,就算加上這200多億,如果只用在學費,那對於「提升研究教學設備」及「提高教師薪資」有什麼幫助呢?一點兒也沒有。

台灣近20年來走上一條錯誤的高教道路:在少子化早已可預期的情況下,狂增大學。在此同時,既不容許調漲學費,又難以引進政府外的其他資源。結果就是每一所大學都高度倚賴政府經費的支持。看似人人讀大學,花團錦簇,實際上各大學勒緊褲袋,面對唯一金主──政府時,卑微的態度如同乞丐。這個情況不改變,卻只知道補貼學費,研究與教學設備會改善嗎?教師薪資能提高嗎?大學會敢批判檢討政府嗎?顯然不行。

尤其近年來少子化的趨勢嚴重衝擊私立大學的招生、經營。減少大學數量,而且調整公立與私立的比例、結構,讓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口上,才是當前大計;而不是這樣不論是否需要,就把錢亂灑一氣。

部分教育團體認為政府補貼私校生的學費為所謂「教育公共化」的一環。然而,這種主要依賴政府出錢的「公共化」模式,只是各種高教政策模式中的一種,且並不合乎台灣私人興學的優良傳統。

就算我們真的要改弦更張,走向這種由政府負擔的「高教公共化」,也該有兩個前提:一、大專院校須以公立為主,私立為例外、補充性設施,這才能正當化「國家出錢讀私校」。二、大學生的人數、比例要更嚴格控管。台灣到底需要多少大學生須先經過計算,然後才能給予補貼。

根據統計,台灣大學生就讀私大的人數約占62%,而目前所有大學共137所,其中92所為私立大學。私校與其教育人數比例這麼高,這哪裡是「公共化」?私立大學在台灣的高教結構下不可能也不該是所謂的「國家任務」,更不可能成為大法官釋字382所說的公權力受託人!

此外,我們的淨在學率(同年齡人在大學就讀的比例)是75.84%,簡直是人人有獎。這樣的環境,還要政府負擔每一個大學生的費用,有可能弄出優良的大學嗎?「高教公共化」仍是「高教」,不能用「國民教育」的模式去搞啊。

對比一下許多「高教公共化」論者的夢幻天堂──德國。德國的大學經費幾乎全都由政府出錢支持。然而,根據2018年的統計,德國20歲人口中就讀大學者僅占26%。近年來雖然私校大幅崛起,但2020年的大學新生仍僅有10%在私立大學就讀。公立大學依然是主力,這樣的體制才可能由國庫大幅支持。

台灣想學德國的話,第一步必須先大幅減少大學生總量及大學家數;其次還要調整公私立大學比例,讓私立大學徹底成為例外,作為國家教育功能的補充者。

而且,換個角度來說,這樣「沒有私立大學」,或沒有獨立財源私立大學的體制,真的好嗎?全部大學都靠政府經費支持的體制,還能實現多樣性,並作為社會良心來批判政府嗎?台灣人每天夢想著要有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但這些學校是靠政府豢養的嗎?(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