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被吐槽的雙語教育,到底有無必要?

作者:李韋萱/東方美.不美

近年來雙語教育盛行,教育部更提出 2030雙語國家政策。然而,諸多家長對雙語教育的質疑毫不留情的批判,不禁使我反思自己半傳統、半雙語的學習之路。

父母精心營造的英語學習之路

雖是獨生女,我卻有個黏人的無形雙胞胎——吃飯時有它、睡前有它、車上有它、玩樂時也有它、夢裡也有它,比真正的手足還陰魂不散。它,就是英文。

從有記憶以來,我的晚餐總是配著「空中英語教室」;《白雪公主》、《蟲蟲危機》等諸多迪士尼動畫都是我自小的玩伴;字幕關掉台詞會背,歌會唱,甚至沉迷《花木蘭》到要求奶奶買盔甲回來給我裝扮成李翔。車上的音樂也從英文兒歌一路進化到 ICRT 新聞和西洋流行音樂。

由於爸媽工作忙碌,我兩歲時便在全英文托兒所裡,坐在一位和藹的英國奶奶腿上聽兒歌和故事,度過無數個午後時光。也因為她,那時說的英文還帶著濃濃貴氣的老式英國腔。5 歲時,偶然在書店拿起耳機試聽諾拉瓊斯(Norah Jones)2002 年發行的《Come Away With Me》專輯,從此愛上美式慵懶的鄉村與爵士音樂。

我最期待的週六就是和爸爸到書店翻閱最當紅的雙語小熊維尼雜誌,再去便利商店配上一顆健達出奇蛋。只要平時表現不錯,爸爸就會帶我到外文書店挑選我愈讀愈起勁的原文偵探小說。我們父女的「每周挑戰」就是翻譯爸爸剪下的英文《紐約時報》,邊討論時事,邊增加英語實力——這些在家裡的自主訓練也補足了傳統小學無法提供的英文教育。

父母深知自己英文實力不夠、腔調不正統,便堅持和我講中文,也在傳統小學中文教育並濟之下,為我打了根基穩固的中文基礎,不至於在語言學習上偏廢了自己的母語。

雙語教學真的有達到家長期望的效果嗎?

身為一個小學時期經歷傳統教育、中學接受雙語教育的我來說,兩者各有利弊,關鍵在於選擇的動機和目的。雙語教育的初衷是希望在中華文化基礎上建立扎實的英語實力,在與國際接軌時,能清楚自己的角色與在世界的定位。

然而,由於台灣主流環境並非雙語,除非學校與家庭環境雙管齊下,否則效果有限。此外,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也需要有一定的自制力與內在動力,而學習力強的孩子在傳統教育體制下也能達到雙語教育的結果。

許多人批評雙語學校教出「中不中,西不西」的學生,而近年來明星高中申請國外一流大學的亮眼成績,似乎也降低了雙語學校的必要性。不過在我看來,雙語學校在單純地「升學進入國外一流大學」之外,仍有些傳統教育較難取代的好處:

雙語學校營造一個仿西方的教育環境與教育模式,能有系統、非制式的訓練英文寫作、表達的膽識與思辨能力,也能透過外師引導閱讀經典文學字句中的精義。作業考試往往以上台發表、報告或論文方式,評量標準往往只給重點架構,呈現方式不拘,給足「自由發揮」的空間,因而挑戰學生的創造力與跳脫框架思考的能力。

也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多數勇於表達自己的見解,時常在嘗試、犯錯和修正的循環中正面學習,和師長爭論辯解也是家常便飯。然而,這樣的彈性也考驗學生的紀律、自主安排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我期望。這樣的教育模式,無形地使學生較容易掌握留學生活與課業,縮短學生在國外的適應期,也加深融入當地文化的程度。

但另外一方面,比起傳統高中天資聰穎、能順利申請國外大學,同時還能在台灣學測中考出亮眼成績的人,雙語學校的學生似乎少了在台灣升學的優勢。部分學生在雙語體制下適應不良,反倒兩者皆無法兼顧——英文沒有好到可以與美英人士並駕齊驅,中文和其他學科也比不上國內學生。

在台灣學英文 vs. 在美國學中文

旅居海外幾年的觀察,我發現旅美的台灣家庭,和台灣著重英語教育的家庭,實施雙語教育的期望與現實差距甚鉅。即便研究指出,愈年幼的孩子,愈容易學好外語並晉升到「母語」等級;但仍舊有不少小孩因為生長在單語言為主的國家,在雙語學習之路上容易混淆兩種語言、害怕犯錯,不知在何種情境下該用何種語言而退縮。

尤其是亞洲家庭在無法中英文並進的現實中,普遍都以一種語言為主、一種語言為輔,台灣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和在美國以英文為主,中文為輔,兩種語言學習成效有些差異。有趣的現象是前者的英文學習效果,似乎比後者的中文學習效果稍佳。然而,在更深入探討之餘,也必須了解兩種語言基於語系差異,在學習上的難度和方法上不容易直接比較。

英文在台灣的環境裡,滲透程度算高。英文教育從小學開始,電視上看得到以英文播報的國際新聞,流行媒體全球化也使孩子對英文有些學習興趣。英文在台灣也稱得上是熟悉度高的外語,孩子從小被灌輸學習英文才能拓展國際視野,即便背單字辛苦,文法難,在家長催逼之下,孩子也會在順服後看見英文這個「工具」的必要性與適用之處。因此,在台灣的環境裡,學習英文的資源較多,阻力較小。即便如此,缺乏說英語的環境,還是讓 「中式英文」(Chinglish) 十分普遍,孩子的英文程度往往是讀沒問題、考試沒問題,但要開口表達卻很困難。

相較之下,身在美國的華裔家庭,孩子學習中文的門檻較高。畢竟在學校通常不教中文,同學朋友圈不講中文,孩子的所見所聞以英文為主,在家裡往往也是爸媽講中文,小孩回應英文。除非刻意和華裔家庭相處或上中文學校,才有機會用到中文,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無法體會中文的重要性。即便是上了中文學校,孩子不知不覺講中文還是有「外國口音」,對於中文學校也會因為沒有內在學習動力而漸漸排斥,好像只是為了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膚色而學。

即使寒暑假與家人返鄉探親,在兩個月密集的中文刺激下,中文能力大躍進,在返回英語環境又必須接受一段適應期,難免在不常使用情況下又把中文放回備用區。長大後,以亞裔臉孔應徵工作時,往往才扼腕自己年幼時期沒把中文當一回事,錯失跨國工作機會。

所以,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接受雙語教育?

決定提供與接受雙語教育前,家長需要培養小孩的文化認同——既然決定念「雙語學校」而非「國際學校」,原因不單是省學費而已,而是要藉此灌輸孩子身為台灣人的認知。若本身非原住民,留著華人的血,那麼廣義的中華文化就是根,英文是翅膀,能帶你到更遠的地方,從更高的地方俯瞰世界。而準備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首先得認清自己就算腔調再道地,也永遠都不會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也需要有比別人加倍努力的心理準備,而非逃避傳統升學體系的僥倖心態。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雙語教育。條條大路通羅馬,不需要一窩蜂地送孩子去雙語學校,或一面倒地斥責雙語教育的荒謬、失敗。在了解兩種選項的利弊,聆聽孩子的意願,評估孩子的狀況,衡量家庭經濟能力,思考家庭教育的中心價值與初衷,共同討論對未來的想法,再做出對自己和孩子最適合的決定。而政府期盼實現的雙語教育,若沒有在大環境與系統層面轉化為雙語,小至路標,大至政府公文等,或許單在學校或家庭裡提供雙語教學,距離轉型為雙語國家的夢想還有一段路。

最後,一路走來,感激父母對我的雙語教育投資,不僅僅是在語言能力的培養,也讓我莫忘我的膚色、我的國家、我的根。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不斷被吐槽的雙語教育,到底有無必要?下定論前,聽聽過來人分享利與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父母靠自學多國語言白手起家:不僅拿下「阿拉伯王子」的訂單,更把台灣婚紗帶進法國
關於台灣人學英文的一些大實話:承認吧!流利沒口音「聽起來就是比較厲害」,但學校通常無法教你這些

作者簡介:

李韋萱,土生土長台灣人。美國艾默里大學生物學士,英國劍橋大學流行病學碩士。曾於阿根廷交換學習。明年將會回到艾默里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院和流行病學博士雙學位。關心的議題包含食物正義,健康不平等,貧富差距,永續發展等等。目前在台灣透過打工和參與不同的活動、讀書、累積不同領域的視野和經驗。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