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樂迷也瘋狂!焦元溥帶動台中「瘋歌劇」

古典音樂樂評人焦元溥打造的《焦元溥瘋歌劇》系列,自2019年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初登場,掀起一陣「瘋」潮至今。焦元溥與聲樂家林慈音、臺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一起到Yahoo TV《茜問》,分享如何打造這場古典音樂的奇蹟。

▲邱瑗 (右) 稱讚焦元溥的方式帶動大家瘋狂。
▲邱瑗 (右) 稱讚焦元溥的方式帶動大家瘋狂。

焦元溥是陳文茜眼中「行走的古典音樂百科全書」,他感謝邱瑗讓他有這次機會,和國內優秀的聲樂家、演奏家合作,在他參與過無數場的解說音樂會後,持續在音樂上有所進展,做了別開生面的不同嘗試。焦元溥說,他會思考要搬上台的曲目作品適合誰唱,並給這些音樂表演者在更大場地有新的嘗試。

焦元溥透過十年來的觀察,加上對音樂賞析的功力,對歌劇的掌握有一定的水準,但他透露,自己還是有不足之處,像是不知道原來躺著是唱不出來的,所以演員只能坐著或站著。經過這段期間的歷練,他懂得更多,也學到更加豐富的實戰細節。

林慈音經歷過兩次確診,也遇過驚險的突發狀況,早上檢測恢復陰性,晚上就上台演出,等於根本沒時間排練。此外,確診最直接的就是影響體力,林慈音調整了非常久,才找回確診前的狀態。她不諱言後遺症像是健忘、腦霧,背歌詞的能力明顯退步。

邱瑗強調,臺中歌劇院不只做音樂,要讓大家都願意而且能夠進來。而瘋歌劇系列的音樂家年紀跨度相當廣,現場不乏師生同台。但音樂不分派系,只要角色可以,台灣的藝術家都能爭取參與。焦元溥說:「學聲樂這條路非常辛苦,是很孤獨的道路。」

▲林慈音現場清唱,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宣傳。
▲林慈音現場清唱,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宣傳。

林慈音坦言,古典音樂是西洋文化,聲樂更是小眾的小眾,所以要打破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容易。邱瑗就把歌劇當成是一個活動,吸引更多民眾上門一探究竟。當然她沒忘記稱讚焦元溥功不可沒,用引導的方式告訴民眾,讓大家瘋狂起來。

邱瑗稱讚焦元溥的方式讓大家瘋狂,陳文茜想到過去台灣在藝術文化方面薄弱,不懂得惜才。邱瑗和林慈音用音樂帶給人力量,以這次演出的馬斯內歌劇《灰姑娘》為例,雖是冷門歌劇,卻開出九成五的票房。焦元溥想到法國鬼才導演特地來台,見證舞台機關和音樂在彩排一次就到位,唯一一次就是在臺中國家歌劇院。

這些經驗未來都可以運用在台灣的戲劇製作,表演者也可以透過和外籍團隊的合作,得到不同的學習啟發。光是焦元溥都從導演身上,得到許多對寫作的觸發。他相信這份美好的體驗會成為所有人的養分,接下來可以迎向更多的挑戰,提升觀眾對表演內容的信心,歌劇院也能更有底氣推薦好作品。

▲焦元溥相信這段難得的歷程,會成為所有人的養分。
▲焦元溥相信這段難得的歷程,會成為所有人的養分。

看更多《茜問》:
一屆市長 半世紀的承擔 他知道歷史 也看到AI — 台北市長蔣萬安【茜問完整版】
破瓦繁華夢一場 李連杰60歲的告白(上集)【茜問完整版】
只要懂愛 現在是最好的時候 與蔡依珊的火鍋趴!【茜問完整版】
我這樣過了一生 — 專訪楊惠姍【茜問完整版】
愛,生命中最重要的名詞 — 關中、張惠君夫婦【茜問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