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當台灣OTT,CATCHPLAY+要做國際級的!憑1份簡報,闖印尼催出6成營收

一齣齣重磅台劇席捲串流平台,追台劇開始變得有點「潮」。不過,榮景乍現,背後的產銷失衡危機也隨之而來。

該怎麼做,才不會讓台劇復興只是曇花一現?影視產業的結構中,製作公司、電視台與OTT平台是3個關鍵角色,他們各有各的挑戰,卻又有相同的課題。

現在CATCHPLAY有60%的營收來自印尼市場。執行長楊麗貞回憶旗下OTT平台CATCHPLAY+在2016年登陸印尼市場時,記憶清晰地像是翻開當年的日記,「在印尼開台前夕,團隊20幾個人住的是1晚1,500元的Holiday Inn,我甚至記得當初印尼機上盒的作業系統是Android 4.4.2。」

CATCHPLAY+的發展路徑,是台灣OTT平台求生的縮影,每一個選擇都呼應了本土業者的掙扎與突破。

以影視製作與發行起家的CATCHPLAY,在電影發行上擁有一席之地,曾投資、發行的電影一字排開都是熱門之作,包含李奧納多主演的《神鬼獵人》、知名IP電影《刺客教條》、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等。

為什麼還要切入OTT平台?「觀眾對於內容的消費已經轉移到線上了,如果發行商不做任何改變,不只拿不到版權、IP,也掌握不到觀眾的數據,會離觀眾愈來愈遠。」楊麗貞說。

CATCHPLAY+ 圖/CATCHPLAY+
CATCHPLAY+ 圖/CATCHPLAY+

她知道做一個OTT平台很難,卻又不知道有多難。台灣市場規模較小,OTT平台要能成長茁壯必須要打國際戰,難度非常高。所以楊麗貞不想自己做,第一件事情是找既有平台聊聊,CATCHPLAY有內容跟發行的經驗,跟既有平台合作,最大化利用雙方資源,至少可以先把台灣市場打下來。很可惜的是,並沒有成功。

失敗的原因很多,每一個利害關係人都有自己的考量,既然想當公親不成,那就當事主,CATCHPLAY決定自己跳下來做,「以為沒有這麽難,完全是初生之犢的心態,不知道挖了多大的洞給自己跳。」楊麗貞說。

憑1份簡報征星、印,不甘只在台灣取暖

就算要從零開始,楊麗貞還是堅持必須在初期就有海外市場的支持,分攤台灣觀眾經濟規模不夠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立足台灣再跨海外,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弱者或是懦弱的想法。站穩之後你就舒適地跨不出去了。」她開始各個國家到處飛,除了一份簡報跟勇敢之外什麼都沒有。

經歷了疑似被詐騙、機緣來敲門以及各種驚心動魄後,她成功說服新加坡星和電信與印尼電信,現在印尼市場能貢獻CATCHPLAY整家公司60%的營收。

CATCHPLAY+還在印尼推出百分百由當地導演、演員、編劇的原創驚悚影集《惡靈旅店》(Losmen Melati)。在影集上線前,楊麗貞與導演討論剪出90分鐘的電影版,先上到電影院線,「這是IP的嘗試,先出電影,後來影集會1集1集告訴觀眾更細部的事情。」《惡靈旅店》在今年上半年上映後,票房擠入印尼Top 20的電影內。

在印尼市場成績豐碩,甚至楊麗貞還學了印尼語,那台劇呢?

天價製作費成大勢!押寶Z世代偶像劇

「兩邊(台灣、印尼)的投入,考量到市場規模、印尼的影劇質感水準上升等因素,難免會有些調整。」楊麗貞說,過去幾年,為了製作符合國際OTT水準的台劇,製作費已不斷飆升,讓有意購買版權的本土OTT平台難以下手,「1集700萬元,你還會感謝他沒有亂喊。」

但並不代表CATCHPLAY+要放棄台劇。2020年,CATCHPLAY+與文策院執行管理的國發基金,共同投資成立影響原創,專注布局面向國際市場的原創內容,《俗女養成記2》、《良辰吉時》都是主導開發或是合製的作品。並同時在籌備青春愛情偶像劇,預計最快於第3季推出,楊麗貞表示,「最近太多劇都是給大人看的,好像很久沒有給年輕人看的劇了。」

俗女養成記 圖/CATCHPLAY+
俗女養成記 圖/CATCHPLAY+

更重要的是,到今天楊麗貞還是沒有放棄與其他OTT平台聯盟、共同發展台劇的可能性,「這件事情如果不做,台灣的OTT平台沒有辦法長大,甚至維持現況都有困難。」

第一次的聯盟失敗,催生CATCHPLAY+開拓了印尼市場,雖然無法保證能有第二次聯盟的可能性,但CATCHPLAY+會想盡辦法找到另一條出路,「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大,大概就是這麽一回事吧。」楊麗貞說。

CATCHPLAY威望國際執行長楊麗貞 圖/侯俊偉攝影
CATCHPLAY威望國際執行長楊麗貞 圖/侯俊偉攝影

CATCHPLAY 威望國際

成立: 2006年
執行長: 楊麗貞
特色: CATCHPLAY為影視發行及製作公司,業務包含院線發行等,並在2016年推出OTT服務CATCHPLAY On Demand,後更名為CATCHPLAY+,在台灣、新加坡、印尼等地營運。
投資、製作台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2》、《第三佈局塵沙惑》、《良辰吉時》。

責任編輯:蘇祐萱、謝宗穎

更多報導
少量孵劇卻摘超多獎!《人選之人》製作曝造浪3要素,群像劇也能賣成精品
台劇、國片重新火起來!「文藝復興」後,文策院怎麼助創作者走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