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真人明星了? 台日韓金融業找「虛擬網紅」代言

不用真人明星了? 台日韓金融業找「虛擬網紅」代言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AI風潮席捲各界,不論國內外,都有不少金融業者,現在改用「虛擬網紅」來為品牌代言。像南韓打造的一位虛擬女孩,亮相後隔年就被保險公司相中,擔任宣傳影片的主角;日本券商龍頭,也找來知名「AI網紅」代言。台灣的國泰世華銀行去年 搶佔先機 ,打造一對虛擬雙胞胎姊弟,在IG上分享日常。專家分析,相對真實名人,虛擬人物可塑性高、配合度也高,而金融業相較其他產業,行銷預算可能較高,因此更快投入這塊市場。

虛擬網紅Apollo說:「你知道有個花錢不手軟,頭髮顏色跟我一樣的女生嗎,她是我的雙胞胎姊姊Luna。」虛擬網紅Luna說:「我的雙胞胎弟弟,超愛嗆我是投資狂,但請問有誰能像我一樣,對趨勢和外匯這麼有研究。」雙胞胎姊弟一搭一唱,不過他們不是真人,而是國泰世華銀行和好萊塢團隊,一起打造的「虛擬網紅」,他們在IG上記錄日常,已經超過6000人追蹤,成為品牌行銷一大助力。

不只台灣,國外不少金融機構,也都找「虛擬網紅」宣傳,南韓的Rozy號稱永遠22歲,2020年亮相後聲名大噪,2021年廣告代言費,估計有3億韓元,折合台幣超過700萬,行情驚人外,還貼出和韓星丁海寅的合照,引起不小話題,南韓保險公司新韓人壽,因此相中她當廣告片主角。

粉色頭髮外型可愛,日本AI網紅Imma 活潑逗趣,過去曾和COACH等大型品牌合作,結果券商龍頭野村控股也找上門,請她代言公司的小額投資免稅帳戶,行銷公司總經理胡恒士說:「(虛擬網紅)一開始需要導入,比較多的時間和比較高的成本,金融業他相對地,比較有相對比較高的預算,去投入這樣的行銷資源跟成本。」

未來重視品牌的消費型產業,說不定也會吹起「虛擬風」,畢竟比起人類網紅或明星,「虛擬網紅」配合度更高,也不會出現誹聞或負面新聞,甚至有望打造出全新IP,但只是因為新穎所以掀起話題?還是真有漂亮宣傳效果,「虛擬網紅」會不會曇花一現,還有待實際數據檢驗。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統神」爭議性言論丟代言! 2天直播贊助賺逾十萬
ERP「AI化」成商業軍師! AMD年省130天生產時數
防網紅賣ETF亂象生 金管會祭新規:需良民證+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