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忽「疹子」帶來的警訊! 有一種嚴重可能致命

每個人從小到大,多少都有突然起疹子的經驗,皮膚紅癢。聽來似乎不必大驚小怪,但疹子不見得單純只是皮膚的問題,背後可能代表著體質起了變化,甚至是更嚴重的病情。

rash
rash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皮膚科副教授廖怡華,接受《好健康》雜誌諮詢時指出,疹子正確的名稱應叫作「皮疹」(skin rash),廣義來說,只要皮膚出現發紅或疙瘩等病灶,就可稱為皮疹。從皮疹的形狀來區別,大致上可分類為六種:

1. 斑(平)

2. 丘疹(凸)

3. 水皰:透明,內含組織液

4. 膿皰:內含黃色膿液

5. 囊腫

6. 蕁麻疹:又名風疹塊、膨疹,起自真皮。

以上六種病灶,除了囊腫外,其他五種都是一般人所認知的「疹子」。通常皮膚科醫師認定,只要有發紅就算是皮疹,不一定需要見到突起或者其他異狀。

最常見的「疹子」


發疹子的狀況因人而異,疹子數量有多有少,分布可能只在局部或遍及全身。出現皮疹時,大部分的人會伴隨著癢的症狀,但也並非絕對;某些特殊的皮疹甚至會痛,例如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最常遇到的起疹子狀況,包括痱子、濕疹,以及蕁麻疹。

與流汗有關的痱子
夏天常見的痱子,是由於汗管口阻塞,導致皮膚組織發炎而產生。例如運動員打球或激烈運動之後,皮膚上會出現小顆的微紅突起,其實是因為大量出汗後,汗管口被塞住,造成輕微的發炎。同樣的狀況也常發生在嬰孩身上,因為怕著涼穿了太多衣物,流汗多又排汗不佳,也容易生出痱子。

濕疹是門診最大宗病例
濕疹是個易被誤解的名詞,正確的名稱應為「皮膚炎」。症狀多半是皮膚發紅、脫皮、癢,外表摸起來會粗粗的,有些脫皮。

皮膚炎依發作狀況,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急性皮膚炎可說是真正會出水的「濕疹」,皮膚會出現水皰,組織液滲出,因此得名。亞急性的皮膚炎相對比較乾燥,稍厚一點;慢性的皮膚炎皮膚會增生變厚,也就是俗稱的牛皮癬。

造成皮膚炎的原因,又可分為內因性與外因性。內因性即體質造成,最常見的,莫過於異位性皮膚炎了。異位性皮膚炎會發作在特定部位,如肘彎、膝蓋窩,為慢性反覆發作的病程。患者多擁有家族性的過敏體質,最常見的是對塵螨過敏,,和氣喘、過敏性鼻炎也有關聯。異位性皮膚炎的搔癢症狀常令人苦不堪言,也是許多過敏兒父母心中的痛。

另一個可能與體質有關的,便是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容易在臉部T字部位、鼻翼、眉間、頭皮等皮脂腺分泌較多的地方,產生脫屑紅斑。許多人常有頭皮屑多的現象,其實也是輕微脂漏性皮膚炎的表現。脂漏性皮膚炎也是慢性反覆發作的疾病,會影響外觀,造成困擾。由於確切的成因仍未明,醫師多針對發作時的症狀進行治療。

最危險的藥物疹
除了以上常見的皮疹外,還有一種所謂的「藥物疹」,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有些民眾會對特定藥物過敏,用藥後出現一塊一塊的斑塊或突起的丘疹,若情況不嚴重,停藥後皮疹會漸漸改善。但是如果身上出現皮疹之外,黏膜處如口腔、眼結膜、生殖器等出現破皮潰瘍,甚至有發燒等症狀,就可能是嚴重藥物疹如史帝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syndrome),會導致病患的肝、腎、肺等器官受損,以及體內血球不正常,嚴重時有致死之虞,屬於皮膚科急症,務必趕緊求醫。

有些藥物較有可能會引起較為嚴重的藥物疹,用藥時必須謹慎,例如常用於治療關節炎、肌肉痠痛等的「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止痛藥(NSAID),抗生素、抗癲癇藥(如卡巴氮平 Carbamazepine),以及治痛風藥物、部分降血糖藥等。


健康Q&A

Q:吃什麼食物最容易起疹子?
A:不一定,視個人體質對何種物質過敏而定。一般來說,2歲前的小孩食物過敏相當常見,包括蛋、奶、麥、黃豆、花生、堅果、魚及帶殼海鮮;長大後主要是對花生、堅果、魚及帶殼海鮮過敏。過去曾有人針對臺灣的三萬多人的問卷調查發現,約有近7%的民眾曾有食物過敏的經驗,主要是食用蛋、奶、海鮮及花生,其次為芒果、奇異果、豆、麥及堅果。

Q:不癢的疹子常見什麼原因?需要理它嗎?
A:起疹子不一定會有癢的感覺,是否發癢或癢的程度,並不能作為疾病或疾病嚴重度的判定標準,有時很嚴重的皮疹可以完全沒有癢的感覺。還是要找皮膚專科醫師處理為宜。

Q:起疹子是不是不要吃螃蟹、芒果,這種俗稱有毒的食物?
A:請盡量吃天然、新鮮的食材,調味以清淡為主;避免帶殼海鮮或辛辣、有刺激性、含防腐劑、味精、色素的食物。
延伸閱讀:小小疹子學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