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養老,我「養生」! 護理師為什麼吃力不討好打造永續安養院?

一間強調永續ESG的長照機構,為何能挺過疫情,確診人數為零? (攝影者:駱裕隆)
一間強調永續ESG的長照機構,為何能挺過疫情,確診人數為零? (攝影者:駱裕隆)

撰文者:黃亞琪

在新北市三重一處輕工業區內,豎立著一座獨棟建築,走進自動化大門後,有著一大塊空地及參天植栽,和工業區髒亂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更特別的是,這棟乍看像私人豪宅的建築,卻是所謂的「養老院」。

這裡,是台灣罕見,強調永續的安養院──和安長照。

迥異一般設立於大樓內的長照機構,在和安,要見到裡面住民得先穿過三道關卡。穿過大庭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房、這裡是收取快遞與信件處,接著來到穿廊桌椅處,方便親友短暫探視,然後才能入內至公共大廳。

且,儘管一樓住的多為重症、失智住民,卻聞不到一絲醫藥味及「老人味」,取而代之的,是穿梭其中護理人員、照服員的從容,及廣敞空間透顯出的舒適感。

這流暢的三道「防線」,並不只是為了空間感,真正用意是:安全隔離。

「永續」安養院,疫情嚴峻之時,卻做到零人確診

和安長照成立不過一年,卻於台灣疫情最盛、長照機構確診率約四成時刻,以罕見的零確診之姿挺住。

「人員漸進式進入能控制感染,」從業二十多年、打造許多養護機構、長照與日照中心的建築師張政逸說明。

「(安養)業者在社會責任跟經營之間,多半會有矛盾,並非所有機構會像和安,(願意)投入大量時間跟預算。經常碰到機構將安全事項委外,」具備中央與地方長照機構審查小組逾十年經驗、現任中央警察大學講師潘國雄點出。

和安的永續,主要是強調ESG,亦即環境、社會與治理中的環境和治理面向。使用無毒建材,強調院內安全防護與管控。

這些,都不是容易直接吸引家屬與住民的特點,但王惠珠腦中藍圖所規劃的賽道,不是近利短跑,而是一場永續經營的馬拉松。

可是,要打造一間永續安養院,其實很吃力。光是使用無毒建材、非採用中央空調而是增加空氣清淨機,就費時、費工又耗成本;況且,還要讓醫護人員和照護員接受新照護觀念,更是不討好。

明明,一般人挑選長照機構,往往僅在乎照護品質和價格,為什麼和安還要強調永續?

安養院不只用價格品質勝出,「永續」也是關鍵

「我單身,有一天也會老,當然會想找一間自己也敢住的地方!」該機構院長、今年四十四歲的王惠珠表示,打造一間永續安養院的初衷,是要建起一間自己也想入住的養護機構。

同時,護理師出身的她,也想打造一個不只住民幸福,而是連員工也受照顧的環境。

長照機構其實是薄利事業,不少單位獲利只有五至六%,許多經營者往往想盡辦法節流。

她過去曾經為了勸服老闆,將一張用了十三年的床墊,換成電動床,花了整整五年。「這是為了住民,也是為了外籍照護員的身體。他們常常要搬動長輩身體,換成電動床,能保護照護員的腰。」

而該安養院也在政府推動照護機構社團法人化的浪潮下,是以社團法人申請經營。

「法人化就是機構公司化,帳目一切透明,迥異過去個人申請,帳目兜在自己腰上,住民交的錢,是否真花在自己身上也不知道。」簡單說,王惠珠腦中藍圖所規劃的賽道,不是近利短跑,而是一場永續經營的馬拉松。

為了實踐永續理想,王惠珠確實也像在跑馬拉松,前後花了十年。

光是找地,就經歷過居民拉白布條抗議等磨難,才兜兜轉轉地承租到一個硬體建好後但不開張經營的旅館。

而且地有了,挑戰才真正開始!她接手的是一棟四十年屋齡毛胚屋,雖然專人評估結構後並無問題,不需大翻修,但為了長治久安,她與股東們決定打掉重練。

她認為,建築結構勉強及格,只是低空飛過,但耐震度一定不足,人命關天,不能等到問題發生才解決;再者,後續再補強工程也會破壞原有結構,且讓住民入住後再施工,也會影響居住品質。

打掉重整並不是空口說白話。過去,許多機構的天花板一掀開,蜘蛛網密佈交織、管線亂拉,一旦被老鼠咬破電線,線路外露就容易引起火災。為避免電線短路或管路漏水,全數管線都要重新調整。

甚至,和安還要求各樓層的電線迴路從配電板到末端插座,全程一線到底不裸露,這樣一來,萬一發生短路,才不會波及旁物。

這是線路管理重要原則,卻被大多數機構經年累月忽視。最後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老人困居、葬身火場!

不只有形的線路,為了永續治理,避免院內交叉感染,他們連看不見的空氣,也要管。

迥異許多機構連單人房都採中央空調,和安不管什麼房型皆為獨立空調。一個約六十坪的公共空間內,就有四台空氣交換機。「一旦院內感染,辛苦的是工作人員。」王惠珠表示。

「都是一關扣著一關的。這些事情都不難,也不見得花多少錢,但很多人是無能和無為,」她直言。

這背後,更牽涉著人的思維,而這往往也是最難的。「改變人的思維是刻舟求劍的課題,」王惠珠說。

這包含外部人員的思維改變。例如,過去工頭只要負責配管拉線,現在,卻被要求從配電板到插座端全程一線到底。難度增加、也耗費時間。

像是王惠珠要求包商使用不同顏色套管、將不同管線套好,且每條線路貼於牆壁上頭以避免老鼠咬到,包商便反問她:「你是工頭,還是我是工頭?」嬌小的她常因各種要求,跟工頭大吵。

為了消防安全,每天二十四小時根本不夠用的王惠珠,還特別撥冗到學校進修相關的碩士學程,依據專業跟包商據理力爭。

甚至,為了永續治理,院內的工作人員思維也都得跟著轉。

例如消防演練,一般老鳥會水平式疏散住民,但當整棟建築物起火時,這其實是危險的。一家上百床的機構,根本無法快速將整棟的人送至消防人員營救處。

因此他們強調各種教育訓練與演練,為讓人員平時就熟稔,還採購製煙機,模擬濃煙密佈情境。她並訓練越南移工能用中文清楚表達火警狀況,以便讓到場消防員了解實際情況。

一分、一分細節的疊加,其實都是在跟危難時一分鐘、一分鐘的時間,進行生命拔河。

「沒有一個機構在營運過程中可以規避火災風險,關鍵在於平時消防演練的落實。」潘國雄指出。

投資十年時間與押上所有積蓄,打造一間永續安養院,王惠珠希望,最終,能讓這裡變成一個真正「養生」而不是「等死」的地方。「這裡不只是養病或養老,而是激化、活化每位長者的餘命,讓他們住的每一天不要有遺憾、能有意義!」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有6件大事,千萬別用Line說!給主管:這些時刻你必須跟年輕同仁面對面

「宇多田冰」唱First Love引網友失戀?看白冰冰教科書等級的回應

只有好體能,無法成為優秀士兵!美國軍隊如何靠「囚禁」讓士兵做好準備?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