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 郝文瑞醫師籲健康人生從「心」做起

世界心臟日 郝文瑞醫師籲健康人生從「心」做起
世界心臟日 郝文瑞醫師籲健康人生從「心」做起

圖/衛福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郝文瑞呼籲大家關心心臟健康。(圖由郝文瑞提供)

【記者孟淑華報導】世界心臟聯盟訂定每年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World Heart Day),2023年以「用『心』、懂『心』 (USE HEART KNOW HEART)為主題,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政府部門、研究單位、非營利性組織及醫療院所等一起合作,共同推動並鼓勵民眾積極改變不健康行為,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心臟健康。為了提醒大家重視心臟健康的重要性,如何認識心臟疾病,以及如何做好預防與保健,衛福部雙和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郝文瑞呼籲重視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其中包括抽菸、壓力、睡眠不足等,維持健康人生。

為提醒人們的重視心臟健康,世界心臟聯盟確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臟日」,於1999年設立,每年一次。2011年起,則定為每年的9月29日。其目的是為了向世界宣傳有關心臟健康的知識,並讓公眾認識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

根據衛福部統計,110年國人前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高血壓性疾病、(7)事故傷害、(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郝醫師表示,心臟是24小時不分晝夜的持續運作,負責血液循環、將氧氣及養分輸送到全身的組織及器官,並帶走體內廢物和二氧化碳,是維持生命運作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然而在臺灣,心臟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腫瘤。

郝醫師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包括冠心病、心律不整、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病變、心臟感染、瓣膜性心臟病、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等。對於那些人容易罹患心臟病,郝醫師說,心臟病的高危險群,在年齡方面,男性在45歲以上,若同時患有慢性病,例如,糖尿病、腎臟病、可能會引起心臟後來的變化。因此,年齡、家族病史者、三高患者、生活習慣不良,例如睡眠不足,或是壓力大者,都須注意這些引發心臟病潛藏危機。女性則須注意在停經之後,因為缺少賀爾蒙的保護,也要注意心臟的保健。

郝醫師說明,如果男性在55歲之前患有心臟血管方面的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可能需將遺傳原因素考慮進去;女性則是在65歲之前,一般多在停經之後的10年後易罹患。郝醫師舉例,像冠心病的危險因子,除了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代謝徵候群等相關疾病因素易導致外,還要注意抽菸、壓力、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等的生活習慣方面的危險因子。郝醫師指出,原本該名患者可能只是血管變窄,情況還算穩定,一旦有了前述的壓力、熬夜等因素,則可能造成血管中斑塊破裂,導致心肌梗塞,須特別小心。

如果身體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喘、心悸、昏厥等症狀時,建議跟心贓科醫師諮詢或做檢查。郝醫師也特別呼籲大家摒棄不良的飲食、生活習慣和不良嗜好,減少罹病風險,像是飲食避免高油高糖食物、經常運動、正常作息、充足睡眠、不抽菸等,使人人都有一顆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以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