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鎳生產國印尼面臨狂熱開採後果 活動人士警告採礦正威脅其生活方式

印尼
印尼

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於不鏽鋼、手機和電動汽車電池。隨著世界轉向更環保的汽車,預計對金屬的需求將大幅增加。但環保人士警告說,在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印度尼西亞,開採鎳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

這是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Sulawesi)東南部的拉本基島(Labengki)的一個夜晚。我們跟隨兩個拿著火把和自製箭的人。他們潛入海里抓魚、龍蝦和海參,在魚不太活躍的晚上,其他獵物的收成比較好。

這些人來自巴喬族(Bajau)的土著社區,這裏以自由潛水者和獵人而聞名。但他們擔心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時日不多了。

「現在,水還是清澈的,」其中一名漁民陶溫(Tawing)說。「但不會一直這樣……鎳廢物在雨季進入水中,洋流把它帶到這裏。」

他警告說,如果政府不採取行動,鎳礦產生的廢物將最終流入大海,傷害該島和周圍的海洋生物。

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鎳儲量,國際能源署預測,隨著我們轉向使用電動汽車,需要更多可充電電池,到2030年,鎳的需求將至少增長65%。

有機構預計,印尼將滿足全球三分之二的銅需求,而且該國已經與渴望投資其加工廠和礦山的國際企業簽署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

根據印尼政府的數據,目前約有50家鎳礦公司在北科納維攝政區(North Konawe Regency)運營,該地區與拉本基島隔水相望。

漁民陶溫(Tawing)和他捕獲的水產品。
漁民陶溫(Tawing)和他捕獲的水產品。

乘船到那裏大約需要一個小時。當我們走近時,綠色的山丘被棕色、遭砍伐的森林所取代。可以看到挖掘機和駁船在挖掘和運送「新黃金」。我們腳下的水是紅棕色的。

在沿海村莊博納加(Boenaga),我們遇到了另一位巴喬族漁民盧克曼(Lukman),他說他再也不能在他家附近捕魚了。

「我們潛入水中時什麼也看不見,」他指著房子後面的棕色海水說。「可能會撞上石頭。」燃料的成本使他無法到更遠的地方去捕魚,他說,如果他們對此大驚小怪,警察最終會介入。

為了開採鎳,大面積的樹木被砍伐,土地被挖掘成露天坑。由於樹木的根不再存在,不能穩定地面,下雨時土壤更容易被沖走。

政府數據顯示,2022年蘇拉威西島東南部至少發生了21起洪水和泥石流。根據日本國家災害對策機構的數據,在採礦範圍擴大之前的2005年至2008年間,每年只有兩到三起。

氰化鈉等化學品和柴油也可用於採礦。這讓當地環保人士哈比卜·納賈爾·布杜哈(Habib Nadjar Buduha)感到擔憂。他說,如果廢物和水沒有得到妥善管理,沉積物最終會流入大海。

他給我看了一段他在巴胡布魯島(Bahubulu)沿岸約10英里處拍攝的視頻,視頻中有一個被沉積物「窒息」的珊瑚礁。

巴喬族漁民盧克曼(Lukman)
巴喬族漁民盧克曼(Lukman)。

他擔心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拉本基島,於是他在2009年成立了一個保護巨蛤的組織。「他們永遠無法戰勝鎳污染,」他說。

「沉積物會掩埋並摧毀它們。」

博納加附近的個別鎳礦公司沒有回應我們的置評請求,但我們與印度尼西亞鎳礦商協會進行了交談——大約一半的北科納維礦業公司是該協會的成員。

秘書長梅迪·卡特琳(Meidy Katrin)說,為了獲得許可證,公司必須同意在開採結束後重新造林或開墾土地。

她說:「問題是,這些公司有這麼做嗎?」她承認,有一些裸露的土地沒有重新造林。但她說,這可能不是有許可證的公司的錯:「這個地區也有很多非法採礦活動。」

她認為政府有責任檢查礦工,確保他們遵守規定,並確保他們在報告中所寫的內容與現實相符。

環保人士警告說,沉積物會覆蓋在珊瑚礁上,使其窒息。
環保人士警告說,沉積物會覆蓋在珊瑚礁上,使其窒息。

博納加村的村長朱弗裏·阿斯裏(Jufri Asri)對事情的看法與盧克曼和哈比卜不同。他相信這些礦井給社區帶來了好處。「以魚的價格為例,」他說,「我不把魚帶到城裏去賣,因為這裏的價格更高。這些公司也需要魚。」

他21歲的兒子在附近一家鎳礦公司工作,和博納加其他家庭一樣,他們每月至少從採礦中獲得70美元的補償費。

財政協議是常見的,其目的是抵消採礦活動和重型車輛在往返礦坑時經過住宅所造成的不便。朱弗裏指出,如果鎳產量增加,他們得到的補償也會增加。

在首都雅加達,我們見到了諾維塔·英德里(Novita Indri),她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非政府組織「亞洲趨勢」(Trend Asia)的活動人士。她指責當局「太軟弱」——她希望看到更高的環境標凖和更嚴格的監管。

「我們還沒有可持續採礦的記錄,」英德里說。「印尼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加強執法、提高排放標凖和實施環境法規。」

當我們向能源和礦產資源部(ESDM)的顧問伊萬迪·阿里夫(Irwandy Arif)教授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告訴我們,政府關心的是「採礦活動對沿海沉積的影響」,不僅僅是這個地區,而是在整個印度尼西亞。

然而,他認為污染是由非法鎳礦造成的,而不是有執照的公司。

他堅持認為,法規意味著合法的經營者有適當的水管理系統,以確保沒有危險物質流入大海,他不相信經營者會無視這些規則,冒著失去許可證的風險。

即使遵守法規,採礦也會對景觀產生明顯影響。
即使遵守法規,採礦也會對景觀產生明顯影響。

但阿里夫教授承認,在沒有處理系統的非法礦山,「土壤只會被侵蝕」。

他告訴我們,任何不遵守規定的人都被禁止出售鎳,兩名非法礦工已被帶到北科納維縣的法庭上——博納加所在的地區。

但阿里夫教授承認,監管需要改進。他表示:「非法採礦在印尼無處不在」。

他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對其進行適當的監管……我們需要確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這樣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他指出,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政府最近成立了一個全國非法採礦工作組。

但我們採訪過的許多巴喬族人說,改變的速度還不夠快。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哈比卜警告說,如果事情繼續這樣下去,損害可能是不可逆轉的。

「他們正在摧毀我們的未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