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新冠病毒檢測晶片 最快3分鐘結果出爐

貴賓與快速檢測晶片機台合影,左起國研院儀科中心楊燿州主任、高雄榮總陳垚生副院長、中研院物理所陳啟東研究員、矽基分子褚家容執行長、科技部生科司陳鴻震司長、中研院周美吟副院長、國研院林博文代理院長。
貴賓與快速檢測晶片機台合影,左起國研院儀科中心楊燿州主任、高雄榮總陳垚生副院長、中研院物理所陳啟東研究員、矽基分子褚家容執行長、科技部生科司陳鴻震司長、中研院周美吟副院長、國研院林博文代理院長。
國家實驗研究院、中研院,以及矽基分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最快3分鐘能檢測出病毒含量極低的早期感染者或無症狀患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中研院,以及矽基分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最快3分鐘能檢測出病毒含量極低的早期感染者或無症狀患者。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除了提升疫苗施打率,也仰賴準確又快速的檢測能力來預防病毒擴散。國家實驗研究院、中研院,以及矽基分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開發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最快3分鐘能檢測出病毒含量極低的早期感染者或無症狀患者。這項晶片產品已經在去年(110年)底取得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預計在今年2月就能上市。

目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式包含抗原快篩、抗體快篩和核酸檢測(亦即PCR),抗原快篩與抗體快篩雖只需15分鐘能得知結果,但抗原快篩易出現偽陰、偽陽性;抗體快篩則是在感染後期才能驗出。PCR核酸檢測雖可量化為Ct值,準確度較高,但得等上90分鐘才能知曉檢驗結果。

國研院、中研院及矽基分子所開發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可以透過唾液、鼻咽拭子或咽喉擦拭液檢測,採全電學原理,不須經歷將核酸放大多次的光學檢測過程,因此大幅減少等待檢驗結果的時間,快檢模式只需3分鐘;完整檢測作業只需20分鐘就能測得結果,而晶片成本價則是介於PCR和快篩之間。

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指出,一顆晶片上的檢測點有上萬個,因此檢測準確率超過9成5。她也表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同樣能檢測Delta和Omicron等變異病毒,未來若出現新型變種病毒,團隊預估一周內就能開發新款晶片以利檢測。

這項晶片開發起始於中研院物理所量子電子實驗室,而後由矽基分子公司運用於預防醫學,也就是在人體健全時檢測可能罹患的疾病,在新冠肺炎肆虐之下,轉而將研發目標鎖定為新冠病毒。這項晶片檢測技術在產品化過程中由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助安規驗證、並在科技部創新科技防疫場域驗證計畫支持下,在高雄榮總完成臨床驗證,並在去年12月取得衛福部緊急使用授權。

國研院代理院長林博文表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是台灣的資通訊科技和生醫團隊合作的成功案例,國研院未來也將積極輔導新創公司完成技術、驗證、法規、臨床的關卡,期盼能鼓勵更多產學研醫團隊通力合作,投入精準醫療與科技防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