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壽寧、屏南)

西浦「飛龍橋」。(資料、圖由寧德宣傳部提供)
西浦「飛龍橋」。(資料、圖由寧德宣傳部提供)

▲西浦「飛龍橋」。(資料、圖由寧德宣傳部提供)

2009年10月1日,與浙江省攜手並以寧德市屏南縣、壽寧縣為主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專家考證,我國最遲在東漢晚期就已出現拱橋。而以穿插梁木為木拱的名橋,則是北宋《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木拱橋創於宋代,始建於山東益都,享盛名於河南汴京。建橋的起因是:宋時汴水上架設的都是有墩的多跨梁柱橋。在洪水季節,水流湍急,經常發生船隻撞橋事件,導致折柱沉舟,阻礙水上交通,影響京都日常生活。於是皇帝下旨改造橋式。《宋史·陳希亮傳》記:「希亮始作飛橋無柱,以便往來。詔賜縑以褒之」。陳希亮架設的虹橋有效地避免了船隻撞橋事故,得到皇帝的褒獎。由於歷史原因,汴水虹橋在宋末湮滅,現僅見於《清明上河圖》中。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橋梁史專家認為虹橋早已消失了,虹橋結構技術也已經失傳。1980年,茅以升先生主持編撰《中國古橋技術史》。第二次編寫工作會議在杭州舉行,與會者介紹在浙南一帶有一種叫八字撐架的木橋,經過實地調查,證實是演進了的虹橋式木拱橋。而後,在福建也發現了大量虹橋式樣的木拱橋。至此,橋梁史專家們才確認北宋時期盛行於中原的虹橋結構技術在民間並未失傳。這一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國古橋技術史》中。

專家認為,宋室南渡,士農工商隨之南下,把虹橋技術帶到了東南地區。閩浙地區的虹橋技術世代相傳,當地工匠對虹橋結構進行改造和創新,改綁紮為榫卯,增加剪刀苗,加蓋橋屋,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木拱橋。閩浙地區的木拱橋是汴水虹橋的演變,反映了中華文明歷史的延續性,被譽為「古老概念的現代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木拱橋上還設有神龕、戲臺、楹聯、匾額、碑刻、凳床、攤點等,是村民祭祀、看戲、集會、歇息、觀賞、貿易等活動的場所,梁上墨書的董事、工匠、捐款助工等文字,是當地珍貴的人文資料,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

木拱橋改汴水虹橋的綁紮結構為榫卯結構,製作、接合、架設都較為簡便,能用較短的材料構成大跨徑的結構物,跨度最長可達40米,構件能夠按設計尺寸預製並現場安裝。整座橋起拱高、受力好,外觀形成曲線。加蓋橋屋既美觀實用又能保護橋身,還提高了橋的穩定性。符合力學原理的木拱橋歷經數百年而存在,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目前,木拱橋僅存於閩浙交界山區,這一帶為古代甌越之地,峰巒綿延,溝壑縱橫,造橋技藝世代相傳,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明代的《八閩通志》和清乾隆《福寧府志》均有壽寧等縣的相關記載。寧德市現存木拱橋54座,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座,福建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座。

雖然每座木拱橋在形式上有一些差異,如跨度、橋長、橋寬、橋面坡度、橋面用料、橋屋形式等,但是造橋技藝的基本構成是相似的。造橋一般有如下步驟:

一、選橋址:一般要鄉村「風水」與橋梁地理位置環境二者兼顧。一要考慮「風水」,大部分木栱橋選址在鄉村溪流的下游,俗稱「水尾」,以補溪流形成的風口,保鄉村之「風水」。二要考慮橋址兩岸有堅固岩石供砌築橋堍用,並且盡量要選擇溪面較窄處建橋,減少橋拱跨度。

二、建橋堍:由於木拱橋產生的水準推力作用於臺基,橋堍位置的穩定牢固是整座橋梁安全的前提條件。橋堍一般可分為三種:有的利用自然懸崖岩壁加以修整鑿成,有的在溪邊岩石上用條石或塊石砌築,有的在岸邊砌築橋臺或在岸邊平地做船形墩為橋臺。總之,橋堍選擇修築在溪水面較窄且兩邊或一邊有凸出岩石的岸邊為多。

三、測水準:兩岸橋堍相距短者十餘米,長者數十米。造橋木匠在實踐中創造了竹筧水準法。具體做法是:把毛竹(要口徑大者)劈成兩片,溜掉竹節,用「三腳撐」(三根木條捆成的三角支架)把毛竹撐住並聯成一直線,接頭處用黃泥堵住。爾後,往竹片內裝水,調節每根竹片高低取得水準。

四、架三節苗:在砌好牢固的橋堍後,先要安裝好三節苗底座。三節苗下端作凹口,插接在三節苗底座上;上端作方榫,將製作好的三節苗斜苗起吊放置在水架柱上,並在斜苗的上端安裝垂直於橋跨方向的橫梁,從而完成木拱的三邊形木拱架。

五、立將軍柱:完成三節苗後,在三節苗石上的兩邊豎立柱,木匠稱之為「將軍柱」。在兩根柱之間加橫梁,橫梁下插入一排木柱形成門式構架,其柱與橋堍間用短木塞緊,為之後做橋板苗用。將軍柱和三節苗斜苗形成一夾角,為下一步鋪設五節苗系統做鋪墊。

六、架設五節苗:將五節苗墊苗木置於夾角處,五節苗的下斜苗與三節苗的斜苗交錯排列。三節苗系統和五節苗系統相互咬合,形成整體,從而完成木拱主要受力結構,這是共同承受荷載的關鍵所在。

七、上剪刀苗:為加強木拱橋的抵禦側向位移的能力,造橋木匠安裝剪刀苗。剪刀苗中間的交叉處有的用鐵箍套住,有的則在交叉點中心鑽孔插鐵條。剪刀苗的作用使木拱橋減少左右擺動。

八、安橋板苗與馬腿:橋板苗也稱縱橫梁,一方面橋板苗的架設使橋體的主要受力結構形成整體,能夠更好地抵抗水準推力的作用,減少橋體被狂風吹倒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橋板苗還可以控制橋面坡度,方便人們行走。為使橋板苗平穩受力橋拱架,在拱架上安裝一「人」字形的木撐,木匠稱為「馬腿」。

九、架橋屋:閩東人稱房屋為厝,木拱橋稱為厝橋。橋屋多為四柱九檁抬梁式結構。架橋屋先做中心間,然後由中心間向兩頭擴展。關於橋屋高度與寬度,行內有「七轎八馬」之說,就是橋中人行道高七尺寬八尺。橋屋脊的木作則視建橋緣首及籌集經費情況而定,有的做成簡樸的雙坡頂,有的做成雄偉壯觀的飛簷翹角。完成蓋屋頂、做神龕、釘擋風雨板等工序後,整座橋的建造工作就基本結束。

造橋習俗伴隨著造橋技藝的發展與成熟而產生,這種勞作習俗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造橋習俗主要有以下幾點:擇日起工、立魯班神櫥、置辦喜梁、祭河動工、上梁喝彩、取幣賞眾、踏橋開走、成橋福禮。

壽寧、屏南等地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從清中期至今在閩浙地區都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挖掘、搶救和保護壽寧、屏南的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不僅能豐富和完善中國及世界木構建築營造史,還將對傳承中華民族文明、保護國家重點文物、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