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 上架港劇 《世紀之戰》:機關算盡、股海翻騰,來自香港、獻給香港、只有香港人拍得出來的神劇

《世紀之戰》

【文/龍貓大王通信】在如今的串流大戰裡,各串流平台盡其可能地想要留住更多的用戶,並且讓用戶乖乖黏著在平台上——影集成為串流平台攬客的利器。有觀眾會因為《絕命律師》而訂閱網飛、有人因為《龍族前傳》訂閱 HBO GO,那麼,Disney+ 最近上架了港劇《世紀之戰》,會不會有人因為這部 22 年前的港劇而訂閱 Disney+ 呢? 22 年太久了,感覺有點老氣,但是,也許你應該看看這部專屬香港、獻給香港、只有香港人拍得出來的神劇。

《大時代》
《大時代》

神劇之名也許不應該冠在評價極端兩極的《世紀之戰》頭上,而應該是它的前作、由香港無線電視製播的 1992 年港劇《大時代》。這部由韋家輝監製、劉青雲與鄭少秋主演的港劇,描述方展博與丁蟹一家,從街頭持續鬥到股市、從親人一路死到愛人、戰場蔓延至中港台三地的驚濤駭浪對決過程。這場鬥爭裡幾乎許多角色都沒有好下場,不是發瘋、遭虐、重病、被殺、就是遭到凌遲或性侵;但《大時代》不只有獵奇的狗血橋段,它的劇情設計卻緊貼香港 90 年代的現實社會風景,特別是當代正暢旺的股市發展,同時《大時代》還影射了許多真實政府機構或社會人士,增加了不少演義風格的時事隱喻。

《大時代》
《大時代》

《世紀之戰》原本應該是《大時代》的續集作品,但隨著韋家輝離開無線轉投香港亞洲電視(亞視),這齣影集囿於版權限制,修改了所有前作角色的姓名(與部份性格或來歷)。事實上如果觀眾從未看過《大時代》,直接觀看《世紀之戰》時也許會有一頭霧水之感——劇中某些角色之間似乎早就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儘管觀眾需要了解的《大時代》前情提要,都會以某種形式在《世紀之戰》裡重述一遍,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世紀之戰》原本也就無意平鋪直敘:這部有許多倒敘或插敘手法的影集,需要你隨時提高注意力,才不會迷失在錯誤的時間線裡。

《大時代》
《大時代》

方新俠(劉青雲飾)似乎對丁野(鄭少秋飾)恨之入骨,突然之間,方對迎面而來的丁大喊一聲老爸,而丁竟然也稱呼這位年輕死對頭為寶貝兒子,這是怎麼回事?《世紀之戰》的開場與《大時代》一樣,都是採取倒敘手法……先以香港 2003 年遭到股壇大鱷「賽斯」掀起的金融風暴開場,交待勢不兩立的方新俠與丁野必須放下成見攜手救市;而後時間突然又跳回更早的 1997 年股市「大奇蹟日」(開市慘跌後卻逆轉暴漲),交待方新俠與丁野在大奇蹟日的對決經過;中途又不斷插入 1996 年或之前兩人的經歷,後續補上這些恩怨情仇的遠因。

《世紀之戰》
《世紀之戰》

2000 年的《世紀之戰》,固然是 1992 年《大時代》的續作,但其實更像是韋家輝於 90 年代後半,在銀河映像嘗試更多監製、編劇、與執導電影作品後,所累積的經驗大集合。《世紀之戰》的節奏與敘事手法,比起《大時代》更加複雜與純熟,直讓觀眾無法預期下一秒劇情的發展。2003 年的金融風暴事實是《世紀之戰》的終章,觀眾看到的是一個與他們預想中完全不同的立場倒反設定:方新俠的親友反目、妻子已逝、老敵人卻變成了親老爸,這當然在觀眾心裡埋下了巨大的好奇。

韋家輝在《世紀之戰》開場,就編排了一系列因金融風暴而走上自絕之路的股民慘況,根本就是呼應 90 年代紅極亞洲圈的《完全自殺手冊》實寫版。但是不只是獵奇而已,《世紀之戰》也可以更名為《股海之戰》云云,比起中後期將故事主背景移向股市的《大時代》,《世紀之戰》有更多股市買賣的商戰段落。

《大時代》
《大時代》

90 年代正是香港股市風起雲湧之際,1994 年發生了跌幅達 45% 的股災, 1997 年更因亞洲金融風暴與房地產業泡沫化,而引爆了跌幅 61% 的巨型股災。 1992 年的《大時代》似乎預言了94 年的股災,但 2000 年的《世紀之戰》卻像是回首 90 年代的股市風雲,能夠更完整地描繪當時香港股票市場的熱錢滾滾氛圍,同時甚至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幻想香港股神方新俠能與國際大鱷索羅斯(賽斯是他的劇中分身)一較高下,對當時曾經熱衷過金錢遊戲的觀眾們來說,相信一定會激起他們當年經歷過的激情……還有一種幻想式的救贖。

可是要說《世紀之戰》是股市劇,也不完全恰當:方新俠似乎有某種難以言喻的超能力,他在某種狀況下,可以藉由觸碰他人以感應對方曾發生過的往事。《世紀之戰》除了恒生指數之外,還有武俠、賭博、靈異、科幻、諜報等等異種元素的混搭。韋家輝本人極度濃厚的宗教與宿命觀,也在《世紀之戰》中被放得更大。像《大時代》這樣眾多角色之間愛來恨去的複雜情感關係網,在《世紀之戰》裡更加昇華,脫離了一般的相愛相殺:

《世紀之戰》
《世紀之戰》

恨到極致、無法無天之後,有機會轉化為救贖嗎?愛到極致,即便不能相守,就代表這段緣份也會自然消滅嗎?《世紀之戰》透過這些昇華,將樣板化的角色轉化出不一樣的人生經歷,最終給他們一個出乎觀眾意料的人生結局。

當然,以《世紀之戰》整套 40 集的份量,不斷如乘坐雲霄飛車一般峰迴路轉的過程,最終全劇帶給觀眾的,與其說是明確的人生啟示,不如說是暈頭轉向的巨大混亂。長年以來,《世紀之戰》的評價兩極,愛者恨者都有,但至今仍有人會爭辯它的評價好壞,這也證明了此劇當年帶給觀眾的印象之深。

《世紀之戰》
《世紀之戰》

但這團混亂帶來的並非只有迷茫,還有某種千帆落盡的悠長悵然感——除了「我終於看完 40 集啦!」的解脫感之外。不管是方新俠或是丁野,他們一生機關算盡,卻似乎永遠逃脫不了某張隱形的大手,牽引他們跳樓不至死、牽引他們總是與天命真女擦肩而過。正如同方新俠師父給他的遺言:要戰勝股市的必勝秘方,竟然是「早早出場」。韋家輝在《世紀之戰》的宿命論,印照著 97 年之後的香港發展,很難不讓人感受到某種弦外之音。

《世紀之戰》
《世紀之戰》

每個國家都可以拍股市劇、也可以拍灑滿狗血的肥皂劇,但是《大時代》與《世紀之戰》,卻是只有投機靈活多變氣質、同時又背負時代宿命的香港,才拍得出來的作品。《世紀之戰》擷取了世紀之交的香港與中國(甚至是台灣)風景,那是一段已經遠去的 2000 年時光,如今香港人事已非,單憑懷舊的理由,你就必須一觀《世紀之戰》。

現在你可以在 Disney+ 觀賞《世紀之戰》

※歡迎加入Y!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Yahoo奇摩電影戲劇「全新追劇資訊平台」新登場,手機用戶請點「戲劇影集」或「線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