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芯獲亞馬遜注資、股價大漲 世芯為何成台灣最夯AI概念股?

世芯獲亞馬遜注資、股價大漲 世芯為何成台灣最夯AI概念股?
世芯獲亞馬遜注資、股價大漲 世芯為何成台灣最夯AI概念股?

文:黃亦筠 圖片來源:世芯電子提供

沒有富爸爸,曾被業界大老說產品會賣不出去,世芯過去一年股價狂漲102%,AI貢獻營收持續成長。在生成式AI熱潮下,它為何成為台灣最夯AI晶片廠?

世芯5月14日發布重訊,大客戶亞馬遜(Amazon)將參與其私募,認購 224,537 股,每股私募價格為2,382元,募資金額總計達5.35億元。

專做AI高速運算大顆晶片的設計服務,自然是台積CoWoS產線的重要使用者之一,必須和包括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等晶片大廠競爭、卡位產能。

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正是自己的客戶——大型雲端服務業者Google、微軟、Meta、亞馬遜等,都卯起來發展自家晶片。

集邦科技分析師龔明德觀察,AI晶片供應商主力發展產品就三大類:GPU、FPGA(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和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

除了輝達,超微新推出的M1系列,主打雲端服務業者或超級電腦HPC(高效能運算)專案。賽靈思、英特爾旗下公司Altera發展FPGA,在特定領域如電信網路、安控等影像分析,做AI推論應用、邊緣運算。

「另一重要趨勢就是,公有雲業者如Google擴大採用自己的ASIC晶片TPU,強化AI伺服器基礎設施,」龔明德說。這群埋頭發展自家晶片的大型雲端業者,就成為世芯理想的合作伙伴。

世芯的兩位創辦人,董事長關建英和總經理沈翔霖,出身矽谷當年頗有名氣的Altius,專門做晶片設計服務。讓他們成名的一役,是拿下佔索尼營收八成的PS2晶片後段設計,將晶粒大小微縮30%,順利量產。

後來Altius輾轉併入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大廠Cadence後,沈翔霖等團隊就在2003年出來創立了世芯,延續過去擅長的大型晶片設計。

這波來勢洶洶的生成式AI狂潮,美國大型雲端服務業者投入自家晶片開發,大量釋出ASIC訂單,帶給世芯等晶片廠一波新機會。這代表輝達地位受到挑戰嗎?

沈翔霖觀察,輝達整合軟體、晶片和網絡(networking),花10年打造出的優勢,就是將軟硬體整合技術CUDA創建成一個有吸引力的生態系統,就像消費性電子王者蘋果。

「依市場趨勢來看,在AI領域短期內要取代CUDA,還很困難,」沈翔霖不諱言,輝達有非常強的軟體能力,這也是其他晶片大廠欠缺的。但雲端服務業者如微軟、臉書、Google等,天生就有龐大的資源,和強勁的軟體開發能力,「這絕對是ASIC業者不可多得的機會,」沈翔霖說。

這也代表競爭者變多。之前市場上就傳出晶片大廠Marvell,搶下世芯手上的亞馬遜晶片訂單。沈翔霖倒是老神在在,認為客戶比較喜歡找沒有自有產品的晶片廠當合作伙伴,「我們不做自己的產品,我們和台積一樣,從不和客戶競爭,」他強調。

世芯粗估,2023年AI相關貢獻營收佔比,會從前一年的三到四成,成長到六成。「感覺到客戶都動起來了,對AI這塊我是樂觀其成,」沈翔霖說。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天下雜誌
獨家AI五十強榜單》佔輝達GPU伺服器七成,「新電子六哥」是誰?
航太龍頭首度前進美國設廠 漢翔胡開宏:客戶怕打仗斷鏈就完蛋了
從嘉義打入輝達供應鏈!白牌伺服器機殼龍頭勤誠,一季救了一年業績
深度解析Uber Eats併Foodpanda:不只變外送巨獸 Momo、全聯為何更緊張?
ETF龍頭3年不發ETF 元大投信默默養大主動基金,收益還比ETF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