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行員似涉洗錢案調查中 如何加強內控成金融業課題

中國信託銀行行員疑似替詐騙集團洗錢,將人頭帳戶轉帳額度,從每天50萬提高到2至3千萬。檢調進入兩家分行並行搜索及問訊,並帶走2位行員做筆錄,金管會今(10)日說明,由於相關事實檢調單位還在偵辦中,13日會說明後續處理,但此內控重大失靈,官員表示,依法可對中信銀開罰200萬至5000萬元罰鍰。

金管會表示,中信銀5日已經向金管會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依規定金融機構應在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之次日起,於7個營業日內,也就是13日要呈報後續處理情形。「犯罪情資監理機關不一定會了解,但會依照重大偶發紀錄評估行內內控是否有到位。」根據銀行法規定,金融機構違反內稽內控,裁罰金額從2百萬起跳,最重可罰到5千萬。

銀行理專挪用客戶款項的弊案數量卻不少,尤其是大型金控以及知名銀行。根據統計2017年有4件弊案、2018年2件、2019年8件、2020年6件。總共有17家銀行遭金管會開罰,合計遭金管會開罰高達1.82億。

2022年,也發生5起內控不當導致銀行遭罰案件,包括臺灣銀行行員偽造客戶簽名及偽刻客戶印鑑申辦網路銀行,及以話術欺騙客戶假意購買保單、基金挪用客戶款項,臺銀遭罰1400萬元。凱基行員涉挪用客戶款項一案遭罰600萬元,華南行員挪用客戶存款及繳稅等,遭罰400萬元、兆豐行員挪用ATM鈔箱現金及客戶存款,遭罰400萬元。元大銀行理專與客戶有借貸及私下有投資委任關係,投資非元大銀行核准銷售的金融商品,被罰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