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除了要掃墓,還有戲劇可看?古人到底怎麼過中元節【牛虻專欄】

【文/莊智程】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家家戶戶忙著大採買,擺滿一桌子的祭品給好兄弟(儘管大部分都是自己喜歡吃的)。商人也不肯錯過良機,在電視上、網路上,每年都有創意廣告,想盡噱頭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

另一方面,長輩總會告誡小孩子,七月鬼門開,不可以到水邊玩,否則會被孤魂野鬼抓交替;晚上不要曬衣服,以免衣服飄來飄去像人一樣,會被鬼魂附上;萬萬不可嘴饞偷吃供品,激怒了好兄弟,小心惹禍上身。這些禁忌言猶在耳,但我們可曾好奇過,現在習以為常的中元節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嗎?

《東京夢華錄》記載了北宋首都汴京過中元節的景象,有助於我們一窺古人的中元習俗。在宋朝,坊市制度與宵禁遭到取消,街坊中各種商店林立,勾欄瓦舍以及豐富的夜生活為汴京締造了一番榮景。每接近農曆七月十五,市井裡頭便開始販賣起中元節的用品,穿在身上的襆頭帽子、五綵衣服,擺在供桌上的雞冠花(時人稱洗手花),食物方面則賣各式花果、郘米飯、花花油餅之類。戲班子也沒有休息,七夕剛過完,就忙著開演「目連救母」的雜劇,越靠近中元節當天,看戲的人越多。

農曆七月接近秋收的季節,部分作物已經成熟,人們會在中元節這天祭祀祖先,向祖先報告一年收成的情況,同時也會前往掃墓。現在大家熟悉的中元普渡,在宋朝也有類似的活動,當時的人會舉辦大型法會,焚燒紙錢祭祀戰爭中亡歿的將士以及孤魂野鬼。

若要了解關於我們現在過的中元節的來歷,下面不得不分成中國傳統文化、道教、佛教三個部分來介紹。宋朝之時,中元節已經體現了以上三者的融合,所以和現今的中元節差距也不算太大。

在漢代以前,人們會在秋天剛開始之時,祭祀田神,酬謝大地,以祈求農作物得以豐收。而農業社會常以家族作為生活基本單位,祭祖對於維持家族的凝聚力是很重要的,所以這段時間人們也會進行掃墓,並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穫。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頭中元節最早的習俗。

中元節這個名稱,是產生自道教。在道教傳統,擁有三官大帝的信仰,衍生出一年中三個重要節日:一月十五上元節(元宵節)天官賜福、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解厄。在道教,中元節是地官誕辰,地官大帝主宰地府,人們在中元節這天祈求祖先的過錯可以得到赦免。而後來民間發展出中元普渡的習俗,從為祖先祈福擴大到為所有孤魂野鬼祈福,則和佛教的盂蘭盆節有關。

盂蘭盆節傳入中國,最早是西晉時期西域僧人竺法護翻譯《佛說盂蘭盆經》。盂蘭盆一詞出自梵語उल्लम्बन(ullambana),意思是是「倒懸」(人被倒掛懸吊的痛苦),引申為解救倒懸之苦,後來「盆」在中文語意裡逐漸被理解為盛裝供品的器皿。《佛說盂蘭盆經》的內容,講述了家喻戶曉的「目連救母」的故事。

目連是一個修行人,證得六神通,打算此時來報答父母,卻透過其神力發現母親落入餓鬼道,瘦得只剩皮包骨。目連看了很心疼,就用神力把食物送到母親面前,但母親伸手一拿,還沒吞入口中,食物就化成灰炭,灰飛煙滅。目連沒有辦法,只好向佛陀尋求協助。佛陀告訴他,想解救母親脫離苦海,需要聚集十方僧眾的威神之力,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供養僧眾,唯有此大功德,可以幫助七世父母和六親眷屬脫離苦劫。目連按照佛陀說法,果然成功解救母親,慈悲的目連看到更多受苦的人,便向佛陀詢問以此法推己及人,讓所有孝子都能拯救親人,於是變成了每年的盂蘭盆節。

目連救母的故事在中國很受歡迎,衍生出了通俗版本的俗講、變文(以通俗方法說講佛教故事的文學體裁),在宋代還產生出雜劇,如是方有《東京夢華錄》裡面記錄汴京在中元節演出目連救母的現象。盂蘭盆節與中國傳統孝道思想不謀而合,又與道教中元節赦罪的習俗相呼應,於是這些起源各不相同的節日文化便融合在一起,並從祭祖延伸到祭祀所有鬼眾,成為我們現在所熟悉的中元節。

更多【牛虻專欄】專欄文章:女生留短頭髮沒女人味?男生留了幾千年的長髮,何時短髮變成男生的專利【牛虻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