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金融時報:習近平攬權專斷的統治方式將招來更多災難

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預期即將在本月的「20大」黨會議中取得連任。《金融時報》採訪多名商業、政治與學界人物,他們的分析指出,習近平過去10年的執政已經把大權獨攬一身,然而這種專斷的統治方式勢將讓決策品質低落,使中國在習近平治下遭遇更多的危機。習近平也幾乎不可能下台,使中國在他無限期統治下持續惡化。

圖片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專權,將使中國在他無止盡領導下面對更多災難。路透社

習近平對新冠肺炎疫情堅持採取的「清零」政策,就是當前中國決策品質低落的一大警訊。在各國紛紛開放邊界,恢復正常生活,能在不至於影響醫療能量的方式下與病毒共存時,只剩下中國繼續三不五時封城,一天到晚「普篩」做核酸檢測,生產與經濟嚴重受創,外資被逼得紛紛考慮出走。

清零政策有如當年的一胎化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長年研究中國人口與社會政策的教授王豐就指出,目前的新冠清零政策和1979年實行的「一胎化」政策有非常相似的模式。兩者都在重創中國的發展能力,新冠清零是直接重創當前經濟,一胎化則是使中國人口結構嚴重老化,即將面臨人口危機。

王豐說,當年一胎化政策與現在的清零政策,都是極度倚賴地方官員與「區委」等社區層級的基層組織進行。施行方式非常殘暴專斷,並且在地方官員與黨組織中形成利益團體,使得就算大多數人都已經發現政策不對勁,也還是很難回頭。

目前,清零政策讓地方社區的「志願者」組織享有皇帝般的專斷權力,可以任意控制居民人身自由,逼迫社區民眾只能透過他們採購食物、飲水等民生物資。而核酸檢測已經成為巨大的商業利益,高盛集團等金融公司今年稍早曾估計,中國每年花在核酸檢測的費用可能至少是1兆人民幣(約4.43兆台幣)起跳,甚至有可能高達2.5兆人民幣。

事必躬親無法放權讓習近平決策品質低落

習近平曾已宣布中國在他的領導下獲得對抗新冠肺炎戰役的勝利,還強調這是他「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成就,反映出習近平事必躬親,喜歡細微操控任何政策的性格。他不放權,不讓手下的官僚有自主的判斷與決策,使中國遭遇錯誤政策時完全沒有緩衝。

一位要求匿名的北京高層顧問與學者向《金融時報》說:「習近平中央化集權造成許多問題。表面上,是習近平與中央政府對所有的事情做出決定。但是一個領袖要怎麼直接控制14億人民?你不可能完全掌握每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

習近平對外採取強硬挑釁的措施,在南海大幅擴建軍事基地,鎮壓香港民主運動,對台灣發動大規模的繞台軍事演習,使得歐美愈來愈把北京當局視為敵人而非合作對象,中國民眾也愈來愈排外。在「外國勢力」對中國的政策沒了發言權,「改革開放」愈來愈被習政府丟到一旁的狀況下,習近平的專權災難更是沒有外部勢力可以進行調整。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郭良平(Lance Gore)說,習近平正在領導中國「朝向錯誤的方向」,他說市場、基層官員與民眾的活動空間與自主能力遭到極度壓縮,勢將讓中國出現問題。他提到,習近平搞壞了對美關係,結果就是「我不知道中國直接與美國進行高層對抗的情況下,在基層缺乏活力與創造力的情況下,中國還能擁有多少創新能力。」

無法培養接班人,習近平料將一路掌權做到死

而就算政策失誤連連,習近平也幾乎不可能下台。華府美國大學專研蘇聯與中國政治的教授托里金說,蘇聯與中共的這種體制,極度有利於領導人物,尤其是在習近平或毛澤東這種強人統治時期,「根本沒有因為施政錯誤而更換領導層的機制。」

托里金說,就算看到問題嚴重,下層官僚與黨員也沒有動力去改變領導層,因為他們憂心「領導核心」一旦失勢,他們自己依仗黨機器所享有的特權與利益會一同失去,托里金形容這種狀況有如中國的一句成語:投鼠忌器。

無獨有偶,其他學者也多半認為習近平不可能下台,只會一直做到死,就像毛澤東一樣。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副教授史宗翰(Victor Shih)最近接受中國媒體人袁莉的訪問時就說,完全集權的統治方式讓習近平幾乎不可能養出接班人。

史宗翰指出,毛澤東生前培養的官方接班人幾乎全被他自己鬥死鬥垮,劉少奇與林彪都死於非命,王洪文坐牢坐到死,只有第四名接班人華國鋒獲得善終,而那是因為華國鋒被指派作為接班人時,毛澤東已經活不了太久。

他說,這種極權領袖永遠都會猜忌其他人對他的權力構成威脅,所以無法正常培養接班人,更無法和平交出政權。只要習近平沒有死於非命,像是發生革命或者發動戰爭失敗,史宗翰認為習近平不只會取得新的第三個5年任期,第四個、第五個、第六個5年任期他都會一直當下去。

更多太報報導

更多相關新聞
從七中全會公報看 習近平3連任總書記成定局
反習派沒動作?矢板明夫:等三顆炸彈爆炸才會跳出來奪權
北京現「罷習」橫幅 網傳自由鬥士自焚示威
要聽話!陸蘭州傳大學爆疫封校 中共維穩迎二十大
陸迎二十大推「保交屋」逾8千億專款!爛尾樓不減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