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培養耳目大軍 經濟疲軟恐成監控體系破口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共培養龐大的耳目大軍監控群眾。分析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推進「楓橋經驗」,意圖讓擴大社會控制永久化;但隨著地方財政不佳,除依靠發薪資的監控系統出現弱點,更有民眾直言「急了治安就該亂」。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中共對活動人士和其他有可能表達不滿的人,實施了可能是世界上最為廣泛的監控。疫情期間,監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幾乎跟蹤每一位城市居民。現在,習近平想讓這種擴大控制永久化,並進一步推進。

報導指出,習近平的目標不僅是解決特定的威脅,如病毒或持不同政見者,而是要將「黨」深深嵌入到日常生活中,使任何麻煩,都不會出現。這就是習近平稱為的「新時代楓橋經驗」。

習近平經常在重要講話中提到楓橋,他沒有呼籲恢復批鬥,但思路是一樣的,即發動人民群眾跟警察一起,以消滅對黨的任何挑戰,維護黨的合法性。

楓橋是毛澤東時代浙江的一個小鎮,那裡創造了一種發動群眾,透過批鬥會對階級敵人加強專政的經驗。在批鬥會上,階級敵人受到公開侮辱和羞辱,直到他們承認寫了反動詩等罪行。不久之後,毛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這是另一場導致了十年流血衝突的群眾運動。

毛澤東死後,他的繼任者希望與毛統治時期的混亂保持距離,「楓橋經驗」再也無人提及。但習近平沒有忘記。

習近平2012年成為最高領導人後,加倍重視維穩,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後,中共對個人行蹤進化至以分鐘計算,除了科技技術,也靠傳統的人力;使用「網格管理」,將城市劃分為多個網格,每個網格有幾百戶人家,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之後再加上人臉識別鏡頭系統追蹤群眾。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治系教授裴敏欣認為,整個體系已經搭建完成。「3年的封控讓中國政府看到了這個系統如何工作,可能給他們提供了很多啟示」。

據裴敏欣的研究,中國龐大的監控人員隊伍,除了警察和中共工作人員外,這支隊伍還包括被招募為地方政府線人的多達1500萬的普通民眾。

報導表示,習近平的目標是像毛澤東那樣,加強中共統治有效地利用群眾,但不要引發動亂。這就是科技手段和警察的作用所在,以確保人民永遠不會失控。

此外,有人已看到了這種做法如何被用來試圖強迫人們服從。在北京郊區被奉為「楓橋經驗」典範的張家灣,附近幾個村莊正在拆遷,一位拒遷的穆姓女子說,

中共官員和開發商的代表們,「不跟你好好談,他們老是派人來磨你」。

例如,家門外會來一些對他們進行恐嚇的男子,家中的供水也被切斷了,沒一個村幹部前來關心。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維權律師王全璋身上,他服滿4年刑期後於2020年獲釋,他說,每時每刻都有30到40人監視著他在北京的家。

報導指出,中共這種採用密集人力監控的做法,取決於執行者的熱情。但隨著經濟放緩迫使地方政府緊縮預算,依賴一支需要發薪資的維穩大軍,也可能是這個監控系統的主要弱點。例如,已經有一些街道工作人員和警察在社群媒體上,抱怨工作量太大。

另外,中共緊縮控制也會扼殺振興經濟所需的活力。張家灣一名馬姓的炸雞小販說,她賺的錢不夠支付房租已有3個月了,部分原因是不斷來巡邏的警察,禁止她把推車停放在人行道上。

她說,整體經濟疲軟,社會治安就很亂,大家得吃飯,「急了什麼都不幹,治安就該亂」。(編輯:唐佩君/邱國強)1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