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提前認定台構成貿易壁壘 國安人士:經濟武嚇

對於中國商務部公告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國安人士表示,這是經濟武嚇。(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對於中國商務部公告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國安人士表示,這是經濟武嚇。(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中國商務部12月15日突然公告對台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認定台灣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國安人士指出,這項調查原定1月12日公布,研判中方應認為在大選前一天公布,醞釀效果不佳,才決定提前展開經濟武嚇。

中國商務部4月公告決定對台灣農產、紡織品等2,455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10月再公告調查延長3個月,原本截止日期落在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投票前一天公布,但中方並未表態下一步將如何處置。

「兩岸都是WTO成員,中方未透過WTO平台處理,選擇以留白的脅迫,就是出自政治威嚇。」這位國安人士在一場內部簡報中表示,經濟制裁的背後都有政治目的,尤其在藍白合破局後,中方已重新調整對台介選的方案,

國安人士說,對比8年前,台灣的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當時股匯市指數只有現在一半,如今台灣已經走出22K的低薪困境,尤其帶經歷疫情,台灣GDP成長比起全球主要經濟國毫不遜色,跟總體經濟在這幾年勇於走向世界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市場及低價製造有絕對的關係。

另一位長期參與經貿談判的人士表示,世界各國對中國動輒經濟脅迫達成政治手段的手法愈來愈反彈,國際對此一中國式的脅迫,目前就是聯合對抗,以共同協助被脅迫的國家減緩衝擊,例如中國經濟制裁日本排核廢水,駐日11萬名美軍及軍眷,就大幅採購日本海產。

對於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國安人士說,當中國對台介選成為全球關注話題之際,國民黨卻反其道而行,派高層訪中半個月,尤其全球供應鏈為了降低風險尋求「去中化」,國民黨不但主張重啟服貿並主張擁抱中國市場,面對中共提前宣布對台貿調結果,國民黨卻提不出對中國壓迫台灣的基本立場,如何取信於民。

更多鏡週刊報導
中國認定台貿易壁壘!經貿辦、經濟部發聲 陸委會斥:政治目的繞開WTO
中國商務部提早認定「台灣構成貿易壁壘」 國台辦批:民進黨違反ECFA
中國介選招待出遊最大團 北市41里長遭約談

看更多相關新聞
貿易壁壘談不攏 專家:3衝擊不堪設想
憂陸中斷ECFA 工商界促速重啟對話
農業部評估 逾800項農產品受影響
學者:若賴當選 大陸貿易壁壘下一步恐採經濟制裁
新聞眼/陸戰略…優勢產品輸台 促融促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