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中共政治局常委都是習近平人馬 一文看12位專家與分析師怎麼說

中國二十大落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任總書記與中央軍委主席,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另外6名常委名單也出爐,包含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幾乎都是習家軍。不是習系的中國副總理胡春華甚至沒有進入政治局,而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等人也未進入中央委員會。

路透社今(10/23)在政治局常委名單公布後,整理多位分析師與專家反應如下:

圖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率領新任政治局常委李強(右二)等人亮相。路透社

川上高司,日本拓殖大學學者:

「習近平先前必須不斷談統一台灣,藉此鞏固自己的權力。現在他的新政權腳跟已穩,嘗試武力奪台的可能性或許就減退了。

對於希望在本世紀中葉超越美國的習近平而言,未來5年首要目標是重建國內經濟,我認為他會透過加強混合戰來逐步推動統一台灣,而不是靠武力。他對日本的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也會是如此。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必須實踐自己對中國的外交策略。」

唐安竹(Drew Thompson),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客座研究員:

「這是一個專注於實現習近平政治目標的領導層,而不是追求對國家最有利的方向。習近平的治理方式,就是唯一正確之道。

外國投資人和企業一直想找出自由主義者或「改革者」將中國經濟秩序導回過去以外資和經濟自由化為主的跡象;然而,現在很顯然,中共第二十屆代表大會認為,國家安全和黨的政治安全,比經濟成長更重要。」

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澳洲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東亞資深研究員:

「這結果對習近平來說是一次大勝,當中的果決性更勝於許多經驗豐富的觀察者預測。習所有檯面上的、潛在的競爭對手都被趕出政治局常委,由忠實的習家軍取代,新一屆政治局是習近平全面治黨的強力聲明。

我認為,無論是對中國國內政治、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力擴散方式,二十大都與過去劃下明確分界。

習近平以捨棄了黨的舊派系制度,粉碎了外界對他培養繼任者的期望,也忽視對於高層官員的非正式年齡限制。」

米勒(Chris Miller),美國塔夫茨大學學者、著有《晶片戰》(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

「二十大重申習近平在黨的決定性作用,象徵中共從集體菁英領導持續走向個人獨裁。這似乎也證實,經濟成長會是黨下一個要訴諸政治與意識型態來控制的目標,如同新冠肺炎清零政策一樣。在科技方面,自給自足也會是主軸,畢竟美中科技行業已日益脫節,這是可以預料的結果。」

Alvin Tan,加拿大皇家銀行投資分析(RBC Capital Markets)亞洲外匯策略主管:

「這看起來確實就像是習家軍控制的組織。以政策制定層面而言,代表會更遵從習近平推動國家經濟的想法……例如推動『共同富裕』。」

Yang Zhang,美利堅大學學者:

「政治局常委並不代表習近平將成為全能的最高領導人,可以為所欲為。最重要的是,他有限的能力、及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的精力將會使他的權力受到侷限。想想毛澤東或清朝乾隆皇帝,不也是如此?

此外,習近平全面掌控黨,代表他的團隊要對任何政策錯誤負起全責。他的專制,也或許會刺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國際上施加更大阻力。上述所有情況都會讓他的第3任期、以及可能出現的第4任期沒有想像中那麼輕鬆。」

吳卓殷(Gary Ng),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

「新的核心圈,將會擴大和加強現有政策的立場。整體而言,大多數新常委似乎都是習的班底,我猜這也是習進一步鞏固權力的動作,或許在未來,績效表現很重要,但忠誠度將越來越會是任用官員的標準。」

莊嘉穎(Chong Ja Ian),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

「這個陣容似乎是對習近平權位的鞏固,代表政策會更直接取決於習近平,無論是好是壞。政策會更集中於黨國對商業的控制、減少進口依賴,即使中國還是會尋求出口。這可能代表經濟會呈現更直接的黨國方針,對商業的投資也會更專注於黨的指示,尤其若能引進技術更好。所以投資人或許會有機會,但必須更注意市場力量與政治傾向之間的消長,也就是我們過去已看到的狀況將會越來越多。」

Dylan Loh,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外交政策助理教授:

「顯然,中共中央政治局裡滿是習近平的支持者,這代表他在推動國內外政策都有更大的自由和權利,因為習家軍已經不會再去強調集體領導、集體決策,而會貫徹他的決定。看來習近平也還沒有培育任何潛在接班人,這給了他第四任期的可能。關於投資,我認為習近平的優先要務並未改變,中國的政策也不會因為這個新陣容而有什麼劇烈轉變。

還有,王滬寧續任政治局常委這件事,也讓我認為,中國意識形態會繼續往黨和習近平傾斜,甚至更深。」

Liu Peiqian,英國國民西敏集團投資銀行(NatWest Markets)中國經濟學家:

「這結果算是預期之中,但也有些意外。符合預期的是習近平正在鞏固權力,意外的是政治局常委有四人退出,比我們預期中多兩個。看來習近平在政治局常委內會有更多話語權,而且他的意識形態也已被寫入黨章,顯示他成為政治局裡的策略指標。」

黃永輝(Redmond Wong),香港盛寶金融大中華區市場分析師:

「習近平組建了以親密支持者為班底的政治局常委團隊,他們認同習近平對中國未來的願景、過去數年來確立的治理模式和戰略藍圖。

從過去以勞動密集、能源密集、向外發展型經濟,向習近平的新發展模式轉變過程中,長期成長趨勢可能會比過去幾十年來的兩位數成長率還要慢,既然轉型是必要的,放緩也是無可避免的事。

話雖如此,我們對中國2023年的成長前景還是持樂觀態度……我們預計中國經濟將在6至9個月內顯著復甦。這對亞洲其他經濟體、中國股市和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來說都是好消息。」

袁玉瑋,中國杭州瀧韜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

「黨的二十大說中國會堅持改革,開放和支持私營公司,若黨在這個方向上言行一致,我認為這對經濟是有好處的。短期的不利因素仍是國內極為嚴厲的新冠政策,打擊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