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 10所大學聯手推動氣候變遷教育

中部10所大學今天簽署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誓言聯手推動氣候變遷教育。(圖:中國醫大提供)
中部10所大學今天簽署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誓言聯手推動氣候變遷教育。(圖:中國醫大提供)

中部地區10所大學今天(5日)在中國醫藥大學聯合簽署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共同攜手合作推動氣候變遷教育,以及永續發展與實現淨零碳排放的承諾,並展示各校的亮眼績效和重要成果。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台灣大學系統M6」暨「中區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跨校聯盟」10所大學代表,今天下午在中國醫藥大學水湳校區,聯合簽署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致詞強調,在應對全球環境變遷的挑戰中,大學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扮演領航者關鍵角色,橫向鏈結永續行動,更能發揮實質效益。

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簽署儀式,10所大學代表包括:中山醫學大學何永全副校長、中國醫藥大學洪明奇校長、弘光科技大學黃月桂校長、亞洲大學吳聰能副校長、東海大學劉正副校長、南開科技大學梁瑛心副校長、逢甲大學周至宏榮譽副校長、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李鴻濤副校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武東星校長、靜宜大學林思伶校長。

中國醫大校長洪明奇院士表示,「2024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具有里程碑意義,提醒全民關注地球氣候變遷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也實踐高等教育對推動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放的社會責任。

10所大學共同簽署「中區大學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承諾在教育和研究領域中加強合作,推動永續發展和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中國醫大指出,聯盟學校共同承諾將建立跨校平台,促進教育和研究的合作,並定期評估和分享成果,各校將積極參與政府的調適策略和永續政策,發揮聯合社會影響力,透過教育和實踐,激發師生與社區形成學習型組織,推動氣候韌性生活改革,共同為推動社會的綠色轉型和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而努力。

活動會場,則同時展示各校近年在關注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方面的各項亮眼績效和重要成果,強調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包括中山醫學大學積極響應全球氣候行動,完成碳盤查系統規劃與碳減量策略規劃,將於2050年達成校園百分百碳中和目標。中國醫藥大學展現卓越的校務治理成績、永續治理機制與願景、綠色低智慧校園以及創新多元的永續教育與大學社會責任擔負。弘光科技大學扎根十年,以2010年為基準年,提出三大淨零策略,包括節能減碳、再生能源,與碳補償,並可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東海大學展現氣候行動的五大目標與願景,分享以科學為基礎之永續實踐課程、「智慧碳中和園區」等特色實踐場域,以及永續佳績。亞洲大學分享學校的永續經營規劃準則與推動策略,包括治理與溝通、教學與產研、校內外參與與實踐,以及建置智慧化永續校園環境等。(寇世菁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