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政協今午開幕 「國家安全」為人大重點議題

俗稱「兩會的」中國全國政協和人大會議今揭幕。政協會議將於下午展開為期7天半的議程,而人大會議則將於明日登場。外界分析,此次兩會重點除了領導人換屆、經濟外,台灣及兩岸統一問題對北京而言也變得越來越急迫。有分析指出,此次兩會將確認加強共產黨中央集權,而國家安全將成為下屆政府的首要任務。

圖片
中國4、5日舉行兩會,天安門前加強警戒。路透社

根據中新網報導,全國政協14屆一次會議將於今(3/4)下午3時舉行開幕典禮,正式揭開今年的兩會議程。根據昨日舉行的政協新聞發布會,政協會議為期7天半,將於11日閉幕。此外,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於明日展開,今日中午舉行相關行程的新聞記者會。目前已有3千多名中外記者報名採訪。

美國之音報導指出,此次兩會的觀察重點包括,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續任國家主席,並更換現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由心腹李強將棒。

有分析認為,此次會議將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尤其有關國家安全的部門所屬將進行調整。負責警察系統的公安部和負責國內外情報的國家安全部的職責可能由黨委接管。

此外,台灣問題也被中共視為越來越緊迫的議題。自全國人大於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以來,中共領導人一直在醞釀要制定更嚴厲的措施,支持北京當局對台灣的武統威脅。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政治問題專家李成說:現在,當然,有些人可能認為(全國人大)更加保守。這是真的。」李成認為,習近平改變了政策,首要任務是國家安全。在戰爭變得更有可能的時候,當務之急是國家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李義虎日前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說,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基本成型了」,今後統一事業的戰略目標和戰略發力點也變得非常明確,「大陸將推動國家統一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有分析指出,隨著「一國兩制」對台灣已失去吸引力,習近平很可能會在此次人大會議上,宣布對兩岸統一問題的新理論,一個更被視為具有習近平個人烙印的理論。

此外,如何讓中國經濟在結束「清零」政策後逐漸復甦,也是此次兩會的觀察狀點。即便最近北京政府不斷釋放經濟穩定的訊息,但許多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困境,很難回到以往榮景。

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分析,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體制問題,就是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他說:最大問題就是習近平的主張是偏離了市場經濟軌道,想重走計劃經濟的老路。

經濟學家何清漣也說,中國經濟最大的擔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從內部來說來就是自身的經濟遇到結構性難題,這就是結構性難題,就是要經濟轉型,從原來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變成另外一種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那麼就要尋找到新的支柱產業。這一點是國內最大的問題。國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部環境不確定,很不穩定,尤其是和美歐的關係並不好,那麼就是當然其中主要是美國。

經濟學者李恒青將中國的經濟體分成三塊:第一塊是國企;第二塊是中型以上的民企;第三塊是小型民企或者微型創新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他認為,真正關鍵的是民營企業的興衰。

李恒青說:中國經濟如果要想真正想恢復,只有中間的這部分,這些大中型的這些民營企業他們又重新振奮精神,然後像改革開放前30多年的那段時間的那種狀態,那才有機會。但按照現在看,我說我們看不到。現在更大的趨勢是大家都希望能夠逃離這個地方。

李恒青認為,中國的最大問題應該是政策的不確定性。有關專家們認為,這是領導結構和體制上的最大的問題,因此很難走出困境。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