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2024:中國外長批評美國對華打壓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四(3月7日)在全國人大期間召開一年一度的記者會。他措辭強硬地抨擊美國對中國的「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王毅再次警告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並稱縱容「台獨」的國家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此次記者會是王毅去年7月重掌外交部以來參加的首場外長記者會。去年3月,走馬上任外長職務不久的秦剛首次亮相外長記者會,但在四個月後突然被免去了外交部長職務。

周四的記者會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王毅一共回答了21位記者的提問,其中九位是中國官媒記者,但只有兩位歐美媒體記者有機會提問。

王毅回答的問題涉及中俄關係、中美關係、中歐關係、加沙戰爭和台灣局勢等。

回應布林肯「餐桌菜單論」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王毅的此番言論顯然針對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不久前的一個比喻。今年2月,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說道,「在當前的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這個餐桌上,你就會在菜單上」。

在回答彭博社記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時,王毅表示中美關係的改善「確實取得一些進展」,但他隨後指責華盛頓並未「真正兌現」對北京的承諾。

「美國如果總是說一套、做一套,大國的信譽何在?美國如果一聽到『中國』這兩個字就緊張焦慮,大國的自信何在?」他說道。

王毅還指責美國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美國如果執意壟斷價值鏈高端,只讓中國停留在低端……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必將害了自己。」他補充道。

在回答另一個與世界多極化有關的問題時,王毅稱,「不能再允許個別或少數大國壟斷國際事務,不能再允許以所謂實力地位把國家分成三六九等」。

他說:「不能再允許誰的拳頭大誰就說了算,更不能允許有的國家必須在餐桌上、有的國家只能在菜單裏。」

王毅的此番言論顯然針對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不久前的一個比喻。今年2月,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說道,「在當前的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這個餐桌上,你就會在菜單上」。

儘管布林肯的此番言論似乎是在強調參與當前國際秩序與進行多邊接觸的重要性,但中國官媒指責他想傳達的是「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的警告。

《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評中稱,布林肯的言論「所暴露出來的弱肉強食世界觀,透著森森的冷酷和寒意」。

「大國關係新範式」

在記者會上,王毅將第一個提問機會給予了俄羅斯媒體。他吹捧中俄兩國打造了一種「大國關係新範式」,稱其「完全不同於冷戰舊時代」。

他稱, 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了中國千家萬戶,而中國汽車行駛在俄羅斯大街小巷。

王毅表示,北京和莫斯科將「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基礎上,堅持永久睦鄰友好,深化全面戰略協作」。

與此同時,王毅也在回答西班牙埃菲社(EFE)記者有關中歐關係的提問時,強調中國和歐盟國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性。

王毅稱,有歐盟政策文件給中國同時貼上「伙伴、競爭者、制度性對手」三種標籤,但這種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實,也不可行,反而給中歐關係發展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和阻礙」。

「就好比汽車開到十字路口,紅燈、黃燈、綠燈三種信號燈同時亮起,這車還怎麼開?」他比喻道。

他稱,中歐「並沒有根本利益衝突,也沒有地緣戰略矛盾」,呼籲建立「一路綠燈、暢通無阻」的關係。

在記者會上,王毅宣佈中國將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試行免簽政策。

中國曾很少給予其他國家持普通護照的旅客免簽待遇,但從去年11月起已宣佈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試行15天免簽政策。


觀察:「全球南方」的「老大哥」

在每年中國的「兩會」召開期間,有兩場記者會備受外界的關注,一場是在會議議程過半時舉行的外長記者會,一場則是在人大閉幕後由總理親自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但記者們在今年的「兩會」一開始便被告知了一個令人頗為意外的消息——今年和未來幾年都不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

儘管過去幾年,中國的記者會越來越枯燥乏味,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際媒體想要提問前,都要經過外交部門的仔細篩查,但作為為數不多的窗口,這些場合仍受到中國公眾和世界政商精英的關注,希望能看到一些照本宣科之外的率真表達。

或許是因為總理記者會被取消,今年的外長會則格外火爆。一些國際媒體的同行們對BBC記者說,他們早上五點就抵達了會場,希望佔據一個好的位置。

這是王毅去年重掌外交部以來再次出席記者會。去年此時,看起來頗為意氣風發的新任外長秦剛召開了他任內的第一場記者會,甚至當場拿出一本紅色封面的《憲法》朗讀。

但幾個月後,這名迅速崛起的外交新星突然被免職,至今不知所蹤。他的前任——被視為是中國外交實際拍板者的王毅——重新兼任外交部長。

在今年的記者會上,王毅延續了他強硬派的風格,但總體表達中規中矩,並無太多創新。會議結束時,有記者大喊「您能相信美國外交官嗎」,他笑了笑,沒有回應。

但從外交部安排的提問媒體的名單中無疑能看出一些正在發生的變化——21個問題中只有兩個來自歐美媒體,其他機會給予了坦桑尼亞、巴基斯坦、古巴和埃及等「全球南方」國家。往年都會給予提問機會的日本媒體則直接被忽略。

當烏克蘭和加沙的兩場戰爭已讓拜登政府有些筋疲力盡,並被越來越多的南方國家指責其對以色列的支持展現了「雙重標凖」時,北京看到了競爭全球南方領導地位的機會。

與中國相似,這些國家正在尋找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的替代方案。

不過,在自身經濟也面臨巨大壓力時,中國無疑並不希望同時和西方所有國家「鬧翻」。相比於對美國直言不諱的批評,北京對布魯塞爾的態度一直曖昧的多。

王毅強調在中歐合作的馬路上,不可能同時亮起「紅燈」或「綠燈」。在他的眼中,儘管中國正變得日益專斷並與俄羅斯親密無間,但這並不應該波及與歐盟的關係。


台灣大選「只是中國地方選舉」

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關於賴清德在今年1月的台灣大選勝選是否使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變得暗淡的問題時,王毅說,台灣的選舉「只是中國的一個地方選舉」。

他稱,選舉結果「絲毫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也改變不了台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歷史大勢」。

王毅還稱,支持「台獨」者「必將遭到歷史的清算」,而國際上的「台獨」支持者「必將引火燒身、自食苦果」。

他稱,北京將「繼續以最大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底線是「絕不允許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

「我相信,大家遲早會看到一張國際社會遵守一中原則的『全家福』照片,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他說道,但並未詳細解釋「全家福」照片的比喻是否意味著將有更多台灣邦交國轉向與北京建交。

加沙戰爭

在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的問題上,王毅再次強調全面落實「兩國方案」,才能徹底走出巴以衝突的惡性循環。

他稱,加沙戰爭「是人類的悲劇,更是文明的恥辱」,應該將立即停火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

「任何理由都不能再為衝突延續辯解,任何借口都不能再為平民被殺戮開脫。」他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