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今出獄 極可能遭軟禁失去自由

中國上海前律師、公民記者張展。(YouTube截圖)
中國上海前律師、公民記者張展。(YouTube截圖)


因前往武漢報導COVID-19疫情,而被中國依「尋釁滋事罪」判刑4年的公民記者張展今天(13日)服刑期滿,但包括張展母親在內的親友都遭到警告,甚至被喝茶,阻止他們不要前往監獄接張展;更讓外界擔心的是,出獄的張展恐怕無法恢復自由,當局除了可能以身體健康為由,送往其他醫療場所進行另類「關押」外,也可能以「陳建芳模式」,將張展軟禁家中,徹底和外界隔絕,如同第二次坐牢。

由律師轉公民記者 張展赴武漢採訪COVID-19遭判刑

原是律師出身的張展,早年因參加維權活動和參與修訂律師管理辦法的簽名活動,而被註銷律師執照。2020年2月,張展以公民記者身份,前往武漢報導COVID-19疫情,並將調查採訪內容,發布在當時的推特、YouTube和微信上,引發當局忌憚而遭到全網封殺,她本人則在同年5月被捕,被中國政府以「尋釁滋事罪」判刑4年,關押在監獄醫院內。

警告、喝茶 官方極力阻止親友赴監接張展 

如今,好不容易4年過去了,張展終於在今天(13日)服刑期滿出獄,卻傳出包括張展母親在內的親友都遭到當局警告,甚至被喝茶,不僅禁止他們對外發言,更阻止他們前往監獄醫院接張展,就是不希望外界看到有公民到監獄接良心犯的場景。

一直關注張展的上海維權人士沈艷秋說:『前兩天我跟他媽媽聯繫過,我說,張展母親,5月13號張展要出獄了,你是不是能去接張展嗎?我說,你身體不好,是不是我再陪你一起去?然後她母親跟我說,她不一定能去,這不一定能去就是打引號的,你知道吧!然後可能是當局給她或者發話了,或者施加壓力了,你知道吧,然後我跟張展母親通好電話以後,我就被喝茶了,我喝茶連喝3天,約談約了3次。』

即使回家 恐怕也沒有真正的自由

沈艷秋不諱言地說,直到現在家門口外都有人蹲守,因此能不能去接張展,恐怕也得看看狀況,但她擔心的是,即使張展回家了,恐怕也沒有真正的自由。

她說:『從以往到現在,就是說一般的刑事案件也好,或者是異議人士也好, 就是所謂的政治犯也好,他們一般不可能跟平民百姓一樣那麼自由,一般就是會把你送到屬地的管理或者當地的派所,或者司法所矯正,這個所謂的矯正就是說,限制你自由吧,你一個星期要來報到一次,我要到哪裡去要報備。』

對付張展 中共可能以治療之名行監控之實

對此,旅居英國,長期關注張展案的維權人士王劍虹更悲觀。她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會以張展身體健康為由,將張展送往不知名的醫療場所,以治療為名,行監控隔絕之實。

王劍虹說:『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張展的情況,身體狀況非常的糟糕,然後出獄的時候,當局就直接把她送到類似醫院這樣的地方,把她控制起來,這樣就是非常的危急的狀況,就與外界很難聯繫,也很難知道她的情況,這樣的先例也已經有。』

服刑期間定期絕食 一度暴瘦不足40公斤

的確,根據媒體報導,張展在四年服刑期間曾絕食抗議當局對她的定罪和待遇,使得她的體重一度從74.8 公斤掉到不足40公斤,讓外界擔心會有生命危險,儘管最近幾個月,她的健康狀況有所好轉,但消息人士形容,176公分高的張展,仍然瘦得跟皮包骨一樣。

張展可能套用陳建芳模式 軟禁在家遭隔絕 

據可靠消息人士透露,中國也極可能採取「陳建芳模式」來對付張展。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入獄的上海異議人士陳建芳,去年10月刑滿後,就一直被當局軟禁。出獄以來,陳建芳的住所就被嚴密監控。當局派出十幾人在她住所周圍輪流看守。陳建芳不僅無法踏出家門半步,就連朋友前往探訪也會遭到干涉、滋擾,甚至帶走盤查,完全與外界隔絕,和坐牢機乎沒有分別。更可怕的是,曾和陳建芳視訊的友人說,他們視訊的結果就是,公安立即就找上了門。消息人士推測,這種監控模式,很可能會套用在張展身上。

良心犯出獄遭監控打壓成常態 需外界更多關注突破困境

對此,王劍虹就認為,這凸顯了中國良心犯出獄後,受到監控和各種限制,早成為常態,張展不過就是其中之一。

他說:『近年來,對於出獄良心犯之後受到監控,受到各種的限制已經是常態,那麼我覺得我們至少可以為張展做的是這樣,如果當局不給她最基本的人身自由, 包括到外地看醫生,比如說上醫院,然後比如說在家接待客人,來探訪她的朋友等等這些,如果這些最基本的,都沒有這樣的自由,都沒有空間的話,那麼我就希望以張展的個案,繼續的來讓外界密切關注,中國當局如何報復,如何殘忍的對待人權捍衛者。』

王劍虹最後呼籲外界千萬不要忘記張展,因為當政治犯走出高牆之後,他們的處境還是非常艱難,需要外界更多的持續的關注,才有力量走下去。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揭武漢疫情被判4年 張展明出獄能否恢復自由仍是未知數
大流行病公約仍無共識 世衛組織再度延長談判
「大流行公約」締約期限將屆 公平與否各國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