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吹捧的一帶一路 似已走到末路
「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推動的跨國經濟倡議,被視為其「大國外交」策略重心之一。但不少參與倡議的國家,經濟接連陷入危機,更落入債務陷阱中。有分析家認為,一帶一路不但遠遠沒有達到其最初的目標,而且恐已走到盡頭。
所謂世紀工程 雷大雨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他並曾經吹噓這項跨國經濟帶計劃是「世紀工程」,將改變全球力量和影響力的平衡。但現在,他選擇以較為謙虛的語言,從改革和節約的角度來談論。事實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似乎遠遠沒有達到其最初的目標,也遠未達到中國所期待的、在西方引發廣泛的恐懼。
一帶一路倡議,一直像是黑手黨式的企業。中國藉此接觸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歐洲周邊的較貧窮國家,並為他們的港口、鐵路、水壩、公路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中國國有銀行安排融資,中國承包商執行項目,並在項目完成後負責管理。如果東道國付不出貨款,這些項目將歸中國所有。無論哪種方式,在這些參與倡議的國家中,中國都已獲得影響力,並產生巨大的經濟槓桿作用。
據統計,自習近平首次擔任國家主席以來,中國已向約150個國家提供超過1兆美元的此類貸款,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債權人。
然而現在,一帶一路遇到了大麻煩,走進一個死胡同。
政治凌駕經濟考量 淪入債務陷阱
美國經濟學家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指出, 究其原因,從一開始選擇參與這些項目就是出於政治和外交原因,而不是經濟原因。許多建設項目,在商業上遭到質疑,現在很明顯的,他們賺不到足夠的錢來支持建設所產生的貸款。
例如,在斯里蘭卡,即使是在因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而關閉貿易之前,一帶一路所建設的港口,原本就缺乏滿足貸款條件的貨運量。這筆貸款已經是壞帳,即使相關的中國國有銀行還沒有做出這樣的聲明。
類似的事情正在整個一帶一路上發生。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倡議最大的參與者之一,至今已無法履行其債務義務,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紓困。
類似的事情在一帶一路全球項目中,似乎成為常態。
世界銀行(WB)的經濟學家估計,現在大約60%的一帶一路貸款涉及陷入財務困境的國家。非洲的貸款看起來特別不穩定。
延期與佯裝 中國拒債務重整
早在潛在違約的最新消息出現之前,中國的銀行家就已經向中國政府,針對一帶一路安排的金融和經濟可行性發出警告。部份銀行家非常擔心被追究責任,以至於他們堅持要求北京在幾筆貸款冠上「政策指定」的名義,以撇清貸款的決定是來自北京,而不是銀行的管理層。
長期以來,北京拒絕承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存在財政困難問題。官員們向銀行家施壓,要求他們避免提及不良貸款或失敗貸款。相反的,銀行被鼓勵透過延長貸款期限使借款人繼續生存。這在銀行的行話被諷刺的稱為「展期然後佯裝問題不存在」(extend and pretend)。
中國也拒絕與西方合作,不願透過巴黎俱樂部(Paris Club)重新談判問題貸款。毫無疑問的,中國領導人希望避免尷尬的承認他們的貸款存在問題。然而,如果失敗不可避免,拒絕合作對中國而言,有害無益。
巴黎俱樂部成立於1956年,目前由全球最富裕的22個國家組成,專門為債務國和債權國提供債務安排,包括債務重組、減免、甚至撤銷。
埃茲拉蒂指出,現在中國的語調已改變。隨著國有銀行面臨恆大等國內房地產開發商以及一帶一路貸款的大規模違約,壓力變得太大,中國已無法單獨行動,更無法保持沉默。
承認挫折 話鋒改變
過去,當經濟突飛猛進時,中國或許能夠用自己的資源彌補違約,但現在情況已非如此。因此,中國官方對債務重組談判變得更加開放,已和查德、衣索比亞和尚比亞,展開談判。
事實上,中國當局也已與巴黎俱樂部等國際組織合作,找出所謂的「共同框架」,來處理這些主權債務,無論是否屬於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
一帶一路戰略或許尚未消失,但在接連遭受重大挫折後,力量已嚴重受損。中國在聲望和經濟上,都遭受了重大挫折。
習近平已開始改變話鋒,將一帶一路倡議描述為「越來越複雜」,需要加強風險控制與合作。對於一個所謂「世紀項目」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挫敗。與此同時,新的風險控制措施將大大降低一帶一路對其它潛在國家的吸引力。
埃茲拉蒂指出,對北京和任何其他雄心勃勃的政府,應學到的另一個教訓是,政治目標,甚至權力,都不能無限期的違背經濟規律。如果項目無法支付,負擔將落在別處。這也是中國幾十年來推動房地產開發失敗的教訓。
但鑑於過去的記錄,中國領導層或其中央規劃者是否能吸取教訓,令人懷疑。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美議員公布中國對全球惡性影響 籲對中共究責
大內宣踢鐵板!官員吹噓「中國製造」照亮卡達 球迷吐槽只要中國隊
傻眼!肯亞公開鐵路合約 中方統包融資、物料、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