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改新疆地名消除伊斯蘭意涵 紅旗村、團結村充斥

人權觀察報告指出,中共在新疆大幅更改地名,伊斯蘭村名改為「團結」、「紅旗」等名。照片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人權觀察報告指出,中共在新疆大幅更改地名,伊斯蘭村名改為「團結」、「紅旗」等名。照片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人權團體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近年來大幅更改新疆各地地名,將有伊斯蘭涵義的地名改為可反映中共意識形態的名字。這些改名情況大多是在嚴厲打壓維族人的時期發生。

美國「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與挪威「幫助維吾爾」( Uyghur Hjelp)今天(6/19)發表的報告指,中國在2009年至2023年間在新疆地區改了數千處地名,其中數百處有宗教、歷史或文化涵義的地名被改為有中共意識形態的名字,顯然出於政治意圖。

報告指,這類強行改名的情況大多發生於2017年至2019年,主要針對三大類地名,包括霍加(Hoja,意為伊斯蘭教蘇菲派導師)、哈尼喀(haniqa ,蘇菲派建築)、麻扎(mazar ,伊斯蘭教聖壇)。目前已有25處霍加村、10處哈尼喀村、41處麻扎村被改名。

此外,「海利派」(Xelpe,意指伊斯蘭王國)、「美其特」(Meschit,意指清真寺)、歐爾達(Orda,意指宮殿)、蘇里坦(Sultan,意指國王)等地名,已在新疆完全消失。

報告指出,中共大多以所謂「正能量」的中文名稱為這些村莊改名,例如阿克陶縣的阿克美其特村(Aq Meschit,意為白色清真寺)就被改為「團結村」;2022年,喀喇喀什縣的都塔爾村(Dutar,意指維吾爾音樂中的二弦琴)也被改名為「紅旗村」。

新疆和田市供外媒參觀的壁畫中,維吾爾人與漢人共舉五星旗。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新疆和田市供外媒參觀的壁畫中,維吾爾人與漢人共舉五星旗。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該報告統計,2009年至2023年間,新疆有79座村莊被改名為「幸福村」、69處改為「團結村」、55處改為「和諧村」、38處改為「光明村」、26處改為「友誼村」、23處改為「紅旗村」;此外,「前進村」、「紅星村」也各增17處。

衛報》指出,中共也在西藏更改地名。2023年起,中國政府文件的英文版本已不再稱西藏為Tibet,而是漢語拼音的XiZang。北京當局也單方面將與印度有領土爭議的阿魯納查邦(Arunachal Pradesh,中國稱「藏南地區」)11個地區改名。

人權觀察亞洲區主任伊蓮皮爾森(Elaine Pearson)表示,新疆地名遭大幅更改,是中國政府將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併為一談的大規模行動之一,「他們視任何伊斯蘭與阿拉伯文的字詞為威脅,所以將這些地方改名,讓它們更加符合中共的意識形態」。

皮爾森指出,中共將清真寺摧毀或改造,也是此一行動的一環,「中國政府侵犯言論自由、文化認同與宗教自由,我們已看到很多不同案例」。

人權觀察報告指出,中共在新疆大幅更改地名,伊斯蘭村名改為「團結」、「紅旗」等名。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人權觀察報告指出,中共在新疆大幅更改地名,伊斯蘭村名改為「團結」、「紅旗」等名。攝於2018年9月。美聯社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 Atlantic Council)資深學者、維吾爾人權律師阿薩特(Rayhan Asat)表示,維吾爾族的村莊名稱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蘊含族群紐帶、獨特的村鎮文化與價值。

她指出,中共在新疆大舉更改地名,是要「切斷維族人與自身歷史、文化、文明的連結」,總體目標是要「徹底滅絕維吾爾文化與族群,建立種族隔離制」。

由於中國在新疆與西藏地區嚴密監控,並已大幅軍事化,當地有關人權迫害的消息很難向外傳播。皮爾森表示,新疆大幅更改地名的消息來源之一,就是有一名當地女子自「再教育營」獲釋後想買車票回家,卻發現家鄉的村名已不存在。

更多太報報導
傳習近平對歐盟抱怨美刺激中國攻台 分析:刻意分化歐美
美前國防官員:中國擴張野心如同二戰時日本 美應展現海上實力強化威懾
2024年中國富豪外流人數料再創世界之最 有錢人愛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