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權主義者:為華人女性發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一張寫著“Chinese Feminists Stand With Afghan and Iranian Women”(中國女權主義者與阿富汗和伊朗女性在一起)字樣的鵝黃色海報在柏林的游行隊伍中,不斷引來各國攝影記錄者們爭相拍攝。

柏林,一個仍稍帶寒意的春日早晨,十余名以中國女留學生為主的“一起上街吧”游行隊伍與伊朗和阿富汗的女性抗爭者們並肩走在一起。這一聯合,似乎與中國政府和伊朗政府及阿富汗塔利班的交好湊成了一對“有趣的”反向呼應。

在游行終點站德國國會門前,化名為“哪吒”的中國女權團體代表,在台上倡導女性增進相互了解和國際團結,對抗系統性父權壓迫,引來陣陣歡呼。

在德國的16個聯邦州中,只有柏林和北方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將婦女節設為法定假日。而就在同一天,南部兩大城市慕尼黑和法蘭克福的大批女性,在沒有假期便利的條件下,也自發湧上街頭為女性權益吶喊。德國之聲記者聯系到三地華人游行中若干參與者,並從柏林現場帶回采訪。

“華人女性發聲,國內同胞亦會受益”

在慕尼黑的“All Together Rally”(“在一起”集會)中,第一次參加婦女節游行,並代表中國女性發言的小A稱此次游行的意義和在國內經歷的,“強調女性犧牲精神”的婦女節太不一樣了,“我記得小時候只有例如“為媽媽洗腳,送媽媽一枝花”等所謂宣揚“關愛女同胞”的活動。”

小A對記者說,她的發言以近年來中國女性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生活現狀和困境為題,在讓世界了解來自中國女性真實的聲音。雖然話題可能相對沉重,但她不覺得誠實地講述事實有什麼問題,故在演講時未遮掩面部。她堅定地指出,其實更想借此機會,打破西方人對東亞女性“沉默和逆來順受”的刻板印象,“這樣的表達機會,對於海外華人來之不易,我們必須把握住!”

在學界、職場、生活中常有意無意地遭到顯性和隱形歧視,是許多海外中國女性默認的無奈現實。小A認為中國人應該多進入公共空間去做事和發聲,她強調:“必須讓世界看到中國,乃至東亞女性是能為自己發聲,能去做改變的……” “這會令每個華人都從中受益,甚至是國內同胞!” 她緊接道。

“女性、生命、自由”——國際女性團結

在德國,近年來婦女節的規模和形式不但越發多樣,社群參與度也越發國際化。在阿富汗女孩被塔利班禁止上學,伊朗多地女校學生疑似集體遭不明原因投毒的惡劣形勢下,德國各地的女權支持者們無一例外地將關注投向了身處集權和邊緣群體的女性。

組織法蘭克福“關懷漫步”(Care-Walk)的酷兒女權組織說,相較以往,她們這次上街的動力更大了。“我們此次關注的社會視角更加廣闊,也聯結了更大範圍的移民社群,如伊朗、烏克蘭、拉美、香港和台灣等,為維族人發聲和反極權的視角也是第一次。”當地的酷兒女權組織帶領游行隊伍參觀了多個法蘭克福市內的酷兒/女性運動的人文遺跡,並展示了來自中國女權的故事和影像。

柏林的演講者“哪吒”面帶微笑地肯定這次共同游行的意義:“作為一個中國人,在這邊女權主義相關的Collective(群體)裡面,時常覺得不太找得到自己的位置,但是在這裡(與阿富汗和伊朗女性一起)我覺得能夠被理解,而且感到了更強烈的團結!更重要的是,與她們一起,聽她們的講述和表演,我也明白了去理解別人的重要性!”

柏林現場一位名叫Nirufah的伊朗女孩對記者說,去年9月伊朗女性革命爆發後,柏林大大小小關於伊朗的游行她幾乎都參與過,但當中除一些德國人外,大部分還是伊朗人。這一次能在婦女節上頭一回見到中國女權者也參與其中,她感到非常振奮,“得到那麼多其他國家人們的支持,伊朗革命女性就會知道她們並不孤單,這一點非常重要!”

婦女節發聲與“白紙”無必然關聯

在柏林的中國女權隊伍裡,幾個高高瘦瘦的男生也頗為顯眼。他們默默地高舉著支持女性和反父權制的標語牌,認真聆聽周圍女性的談話。其中一位同樣化名為“哪吒”的學生對記者說,雖然這麼多不同國家的女性力量聚合非常棒,但他覺得今後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還應該去影響更多的人,不只是學生或“進步青年”,而是擴大到各社會圈層,比如一些已經工作了,但生活在自己小圈子裡,對女性議題關注較少的人。”

談到本次德國各地華人開始對婦女節積極響應,法蘭克福的酷兒女權組織稱非常開心: “大概從去年起,我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人對游行、抗爭這樣的形式和主題感興趣了!在那之前,線下活動參與者非常稀少,總有人會說這種表達方式很“激進”,甚至感到害怕和不解。”

在柏林,3月8日的游行中幾乎所有的中國姑娘們都和其他同行的女性一樣,沒有特意遮擋面部。這與數月前“白紙青年”們的全副武裝幾乎是天壤之別。記者詢問游行的中國女權者們去年是否參加過“白紙運動”?得到的答案是 — 在婦女節發聲與“白紙運動”的事沒有必然關聯,她們不願被這樣貼上標簽。許多人也聲明自己沒在刻意反對什麼,游行只是為了與國際女性團體一道,共同捍衛女權價值,為弱勢女性發聲。學生小花和Liz(化名)則不約而同地反問道:“婦女節游行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嗎?我為什麼要擔心?”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林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