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手段太霹靂 「遊戲一哥」騰訊與8遊戲公司大買庫藏股仍救不起股價

中國騰訊在2023年12月合計買入100億港幣(13億美元)的自家股票,寫下單月最高紀錄,(圖片來源/騰訊總部大樓)

即使中共中宣部局長上周被免職,中國「遊戲一哥」騰訊12月份買回股票的金額寫下新高,仍無法完全扳回12月22日的12%跌幅。

12/22遊戲股崩跌後馮士新被免職

中國主管機關12月22日突然公布限制遊戲業的計畫,監管機構擾亂市場,引爆遊戲業巨頭騰訊跟網易股價當天至少暴跌12%,大股東Prosus在阿姆斯特丹的股價單日狂瀉20%,市值一夕蒸發155億歐元(171億美元),南非母公司Naspers也重挫五分之一。

知情人士指出,在這一意外公告發布後,中國網路遊戲公司召集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來研究這些規則,工作人員連夜加班,考慮對遊戲和服務進行可能的調整以遵守這些規則。

綜合《彭博》與《路透》報導,中國遊戲監管機關去年末公布計畫推出的新規定,震驚投資人,引發科技股賣壓。

但是此後幾天內,中國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馮士新上周被免職,而且8家中國小型遊戲公司宣布回購股票計劃,總計將買回7.8億元人民幣(1.1 億美元),理由是展現對中國遊戲業的信心以及保護投資者的需要。

 9家網遊公司宣布買回庫藏股

騰訊更是放大招,加快買回庫藏股的腳步,12月22、27日、28日3個交易日,每天斥資10億港幣(1.28億美元)回購351萬股的騰訊股票,在此之前,平均每天買回股票金額為3.75億港幣。

最初,當局原本擬推出有爭議的規定,包括限制遊戲內支出和禁止頻繁登入獎勵,再次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將重演2021年對網路巨頭毀滅性打擊。

之後,北京試圖緩和市場受到的傷害,中共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馮士新上周被告知「已經被免職」。知情人士透露,馮士新被開除的原因是,他對規則草案發布的處理方式欠佳,包括對政策的溝通和解釋不夠清楚周詳。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的立場明顯軟化

由此可見去年底,中國網路遊戲監管機關「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的立場明顯軟化,該出版署12月29日發表聲明說,政府將在「認真研究」公眾意見後進一步完善擬議規則。

知情人士透露,當局向遊戲公司表示,他們可能會撤銷部分擬議規則,這些規則將限制人們在電腦和智慧手機遊戲上花費的時間和金錢,相關規則在1月22日之前開放徵求公眾意見。

特別是一名中共高官馮士新被開除,此舉表明北京承認對科技業全面鎮壓,確實嚴重傷害投資人情緒。

中國正在與低迷的股市作鬥爭,陸股過去3年呈現螺旋下跌趨勢,港股2023年連4年黑線,中國高官誓言要扭轉陷入困境的經濟。

騰訊12月合計買入100億港幣自家股票

騰訊在去年12月合計買入100億港幣(13億美元)的自家股票,寫下單月最高紀錄,但是騰訊股價仍比擬推嚴格新規定前的水平差了約4%。

即便中國監管有些放軟的跡象,但是一些業內觀察家認為,監管機關最初嚴格的意圖,與多年來監管內容和遊戲的方向是一致的。騰訊和網易等競爭對手已經受到一些世界上最嚴格的限制,包括官方限制未成年人打網遊時間和審查制度。

同時,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最新的事件只會強化這樣一種觀念:中國政策的不可預測性仍然是一種巨大風險,遊戲股仍然受到即將橫空出台的規則和指導方針的嚴重打擊,這些規則和指導方針曾在2021年推出,使電子商務、補教、娛樂等行業陷入癱瘓。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侯友宜新北本命區告急?藍營立委候選人夾道歡迎柯文哲 張智倫涉賄曝警訊
公股金控及子公司擴大實施員工持股信託 民眾捐款衛福部專戶助日本賑災可列全額列舉扣除 
區域立委政見會陸續登場 中二選區林靜儀押注青年選票力拚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