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吹移居日本風 遭全網封殺的歌手李志赴日巡演造成轟動

截至2023年底,日本約有82.2萬中國裔居民,較前一年大增6萬,創近年來最大增加人數。(圖片來源/flickr)

中國與香港更加嚴格管控言論與創作自由,使得各種人才與富人感到恐懼,其中有些人開始攜家帶眷,成群結隊移民日本。

例如,從2019年遭中國封殺的人氣搖滾歌手李志今年3月在日本找回舞臺,在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仙台舉辦巡演,現場擠滿上萬人潮,引起華人圈轟動,李志不僅賺到門票收入,也大膽施展自己的創造與歌唱才華,可說一舉兩得。

李志今年初在日本巡迴演唱

與此同時,投奔日本的中國富人也急速增加,東京租金最便宜的足立區竹之塚就吸引很多中國人定居,當地街上商店招牌都是中文字,沒有一個日文字,還有些中國父母紛紛將小孩送進文京區的小學,「爆入學潮」。

根據《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截至2023年底,日本約有82.2萬中國裔居民,較前一年大增6萬,創近年來最大增加人數。

例如,2023年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林先生(Tomo Hayashi)搬到東京,他是一家金屬貿易公司的老闆。 他很快取一個日本名字,花了大約65萬美元(約2110萬元台幣)購買了一戶濱海豪宅,今年3月帶著家人來一起住。

林先生打算長期留在日本。他說,日本吸引人的地方是高水準的醫療保健,他指出自去年以來,自己一直在日本繳稅。作為高級專家簽證的持有者,他希望未來4到5年內獲得日本永久居留權。

這位45歲的中年老闆的2個兒子最近才在日本的一所小學註冊上學,他是推動東京豪宅地產繁榮並重塑這座城市的眾多中國富人之一。

日本約有82.2萬中國裔居民,大增8%

房仲和其他關注中國人口外流的人士表示,中國人對北京獨裁政治體制的不滿情緒在疫情封鎖期間突然爆發,自那以後有增無減,助長中國有錢人外逃的浪潮;中國經濟不振和股市低迷也促使富人離開中國。

林先生和許多中國買家一樣避免在國內討論政治,他表示「搬到東京是一大挑戰,「但我們喜歡日本食物、文化、教育和安全」。

日本不是中國人尋求B計畫的唯一避風港,但是距離中國只有幾個小時航程的日本首都東京是中國有錢人的首選。加上日圓匯率疲軟,日本房價更為吸引中國人,他們購買房相當容易,而且日語書寫部分使用漢字,所以,中國新移民可以更輕鬆找到方向。

Henley & Partners去年6月發布的一份追蹤全球移民趨勢的報告估計,2024年將有13,500名中國富人淨移民海外,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富人輸出國。

出生於中國、入籍日本的東京房仲折原(Osamu Orihar)指出,與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相比,目前他的收入增長2倍或4倍,這要歸功於中國買家,他強調:「與過去不同的是,想要獲得日本長期簽證的中國人更多了。」

根據房仲記錄,林先生居住的這棟48層大樓裡,約三分之一的住戶由具有中文名字的個人或代表具有中文名字的公司擁有,摩天大樓林立的東京灣附近居民表示,這棟豪宅大樓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中國居民。

東京市中心新成屋售價大漲近40%

林先生說,一位中國朋友推薦這棟住宅。 他表示,與他離開家鄉深圳後短暫居住過的香港房價相比,自住這戶650平方英尺的2房住宅價格合理,現在他住的房子市價已經上漲10%左右。

根據業界數據,東京市中心新大樓平均每戶價格去年大漲近40%,達到74萬美元(約2538萬元台幣)。市場觀察家分析,房價上漲的原因是大量新房交屋,吸引有錢的中國買家,以及他們擔心中國房價崩跌。

經紀人表示,中國買家也愛買度假村房產。在北海道北邊,靠近滑雪場的富良野小鎮去年住宅用地價格大漲28%,是全國漲幅最快速,當地房仲石井秀之表示,來自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國富人紛紛物色度假屋。他形容:「揹著中國五星旗的紅色海嘯席捲富良野房市。」

想要移居日本併購買公寓或房屋的中國人通常面臨兩個挑戰:將錢放入日本,並獲得簽證。

中國限制居民可以帶出境的金錢數額,但許多中國買家擁有開展國際業務的公司或擁有海外投資。 房仲折原說,他的客戶通常在香港或新加坡有一個銀行帳戶,可以透過這些帳戶電匯資金。

揹著五星旗的紅色海嘯席捲富良野房市

他只遇到一個例外,一位中國買家投資19萬美元買下日本一戶房產,後來他動員朋友和親戚在幾個月內分批攜帶現金出境。

至於簽證方面,凡是向擁有常設辦事處和2名或2名以上員工的日本企業投資至少32,000美元的外國人,可以申辦企業管理簽證。

其他中國裔買家則是申辦日本的商業、技術或學術領域高級專家簽證。在日本,從2019年至2023年,有技術簽證(軟體工程師等)的中國人數增加30%,達到1萬多人;持有這類簽證者可以在短短一年內申請日本永久居留權,積分制度有利於高薪和高學歷的中國人。

來自中國的東京簽證顧問王雲表示,他的客戶大多是中國人,通常是來自上海或北京等大城市的30多歲至50多歲的公司老闆或主管。

定居日本後,許多中國人選擇使用日本名字,包括在日本的法律記錄上,有些人選擇一個全新的名字。用日本名字方便中國人與日本人打交道,還可以使中國人保持低調。

微博、小紅書和微信等中國熱門社交媒體用戶在平台上熱烈討論在日本買房的話題。

來自中國的東京房仲公司老闆Satoyoshi Mizugami指出,他預計5年內將自己公司員工人數增加2倍,達到300人,以便處理中國買家的所有新業務,他說,一棟新的辦公大樓正在興建,可以容納他們公司的員工。

Mizugami的一位客戶是42歲的中國男子,他在英國接受教育,在中國和美國創辦一家餐館生意,客戶打算定居東京,因為他認為日本商業環境比美國好。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112年製造業研發支出創新高 台積電就佔1/4 摘「三冠王」
股市小白》現股、整股、零股怎麼買?新手「自信下單」必備秘笈
尹錫悅就任2年 宣示加強日本、美國合作 搶救南韓超低出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