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殺台灣食品! 食藥署抗議註冊程序不透明

中國再度出招,封殺台灣的水產品和飲料食品,到底該怎麼辦?前總統馬英九質疑,可以使用 既有的兩岸溝通管道,像兩岸二十三項協議,但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解釋,這次的註冊問題和先前檢疫問題不同,其他的溝通窗口也已經停擺,食藥署也要求,中國應該給予我方透明的註冊程序,也要有適合的諮詢溝通管道。

台灣食品無理被中國打壓,對方不講理,馬前總統質疑,怎麼我國與中國簽署的兩岸二十三項協議,有現成管道卻不用?食藥署署長吳秀梅:「這一次在整個註冊的,最後用我們相關的窗口來做資料的傳送,不過這樣的窗口其實並不算是很通暢,包括是我們問問題他不一定都回覆我們,常常是已讀不回啦!」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這個案子)跟檢疫所造成的,沒辦法進入中國的,完全是兩件事。」

去年4月起,中國對全世界進口都設有註冊規定,食藥署因此建立輸銷平台,並從10月開始協助業者註冊補件,到了今年3月9號,中國通知台灣註冊不得再使用,關務署網頁只能改書面提交申請,因此我國在9天後迅速建置輸中專區。不過中國給的補件期限,又硬是比其他國家早了一年,全世界也只有台灣被針對,註冊程序不透明,也沒提供溝通管道。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這個諮詢管道很重要,我們現在如果還是依賴email,而且是幾個月一次 才回覆的話,這麼多廠商,我們也沒辦法說很快去處理這件事。」從12月8號起,有效註冊的業者原本還有1,006件,但短短三天,驟降到792件,因此到12月10日為止,全台已經有超過2,400家業者被暫停進口。中國列出7大理由卡關,最多的是文字不符要求621件,生產許可證明不符也將近500件,再來企業申請書、產地聲明等等,都是對方說了算。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我們去詢問了(不符要求),但是都沒有給我們回應。」到底是什麼要求不符,一經詢問,依舊得不到答案,我方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食藥署統計,目前只有約600家業者願意補件,會全力協助。

★《鏡新聞》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


更多《鏡新聞》報導
【遶境特輯】大甲媽澎湖遶境 西嶼外垵彩煙沖天迎聖駕
高山降雪? 週六迎入冬最強冷氣團、沿海剩11度
「諮商筆記課程」挨批遊走法律邊緣 理科太太「要酸民惦惦」